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4-30页 |
一、问题提出 | 第14-16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(三)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(一) 审美偏好 | 第16-17页 |
(二) 内隐联想测验 | 第17-18页 |
(三) 粤乐 | 第18-19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9-27页 |
(一) 国内外音乐审美偏好研究概述 | 第19-21页 |
(二) 审美偏好与相关因素研究 | 第21-24页 |
1. 国内外审美偏好与人格因素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 国内外审美偏好与情绪因素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 国内外审美偏好与熟悉度因素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4. 国内外审美偏好和环境因素研究现状 | 第24页 |
(三) 关于粤乐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(四) 关于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27-28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27-28页 |
(二) 应用价值 | 第28页 |
五、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8-30页 |
(一) 研究立意的创新 | 第28页 |
(二) 研究内容的创新 | 第28-29页 |
(三) 研究方法的创新 | 第29-30页 |
第一章 研究设计 | 第30-33页 |
第一节 研究目的 | 第30页 |
第二节 研究假设 | 第30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一、文献研究法 | 第30-31页 |
二、内隐联想测验 | 第31页 |
三、问卷调查法 | 第31页 |
四、比较分析法 | 第31页 |
第四节 研究程序 | 第31-33页 |
一、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| 第31-32页 |
二、研究步骤 | 第32页 |
三、被试情况 | 第32页 |
四、研究工具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 | 第33-58页 |
第一节 大学生对粤乐审美偏好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 | 第33-41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假设 | 第33页 |
二、研究过程 | 第33-37页 |
(一) 被试 | 第33-34页 |
(二) 测量工具 | 第34页 |
(三) 实验材料 | 第34页 |
(四) 实验任务 | 第34-36页 |
(五) 实验程序 | 第36-37页 |
(六) 实验数据处理 | 第37页 |
三、数据分析 | 第37-41页 |
四、研究结果 | 第41页 |
第二节 大学生粤乐审美偏好聆听研究以及问卷调查 | 第41-58页 |
一、研究过程 | 第42-46页 |
(一) 问卷的编制 | 第42-43页 |
(二) 被试与施测 | 第43页 |
(三) 实验音乐材料内容选择 | 第43-46页 |
(四) 数据统计 | 第46页 |
二、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46-51页 |
(一) 评分者信度计算 | 第46-50页 |
(二) 音乐聆听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三、问卷统计 | 第51-58页 |
(一) 问卷整体统计 | 第51-54页 |
(二) 大学生对粤乐审美偏好的现状 | 第54-58页 |
第三章 综合统计与分析 | 第58-67页 |
第一节 大学生粤乐审美偏好的实验结果统计 | 第58-62页 |
一、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粤乐审美偏好差异的实验结果统计 | 第58-60页 |
二、不同成长环境大学生对粤乐审美偏好差异的实验结果统计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对大学生粤乐审美偏好的分析 | 第62-64页 |
一、专业差异对大学生粤乐审美偏好的影响 | 第63页 |
二、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粤乐审美偏好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第三节 结论 | 第64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