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学生立场的学生幸福课程实施现状研究--对上海市J区L学校的个案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2-15页 |
(一) 基于一节幸福课的思索 | 第12-13页 |
(二) 基于自我成长经历的感触 | 第13页 |
(三) 基于教育现实的呼唤 | 第13-15页 |
二、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(一) 研究问题 | 第15页 |
(二) 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6-31页 |
(一) 关于幸福教育实践的研究综述 | 第16-23页 |
(二) 关于学生立场的研究综述 | 第23-31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31-32页 |
(一) 理论层面 | 第31页 |
(二) 实践层面 | 第31-32页 |
五、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32-38页 |
(一) 个案对象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(二) 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33-37页 |
(三) 研究伦理 | 第37-38页 |
第二章 J区学生幸福课程探索轨迹与特征 | 第38-47页 |
一、J区学生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 | 第38-40页 |
二、J区学生幸福课程的基本架构 | 第40-44页 |
(一) 课程目标设计 | 第40-42页 |
(二) 课程内容编排与学生成长需要匹配度 | 第42-43页 |
(三) 教师实现目标能力差异 | 第43-44页 |
三、J区学生幸福课程的主要特征 | 第44-47页 |
(一) 综合性 | 第44-45页 |
(二) 实践性 | 第45-46页 |
(三) 开放性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学生幸福课程实施现状与问题 | 第47-69页 |
一、幸福课程开发中学生立场缺失 | 第47-52页 |
(一) 教师对幸福课程开发参与存有顾虑 | 第47-48页 |
(二) 教师幸福课程预期投入力不从心 | 第48-49页 |
(三) 校本幸福课程开发推进中学生立场浮于表面 | 第49-52页 |
二、幸福课程教育实践中学生立场泛化 | 第52-65页 |
(一) 幸福课主题选择先入为主 | 第53-56页 |
(二) 幸福课目标制定表意不清 | 第56-58页 |
(三) 幸福课教学过程关注点有待融合 | 第58-65页 |
三、幸福课程效果评价中学生立场窄化 | 第65-69页 |
(一) 评价项目权重区分不清晰 | 第65-66页 |
(二) 评价内容过程性聚焦缺乏 | 第66-67页 |
(三) 评价方法多元性应用欠缺 | 第67-69页 |
第四章 学生幸福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改进建议 | 第69-81页 |
一、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| 第69-73页 |
(一) 单一狭隘的学生观 | 第69-70页 |
(二) 缺失的生命意识 | 第70-71页 |
(三) 不健全的保障制度 | 第71-73页 |
二、建设实施的改进建议 | 第73-81页 |
(一) 区域层面 | 第73-75页 |
(二) 学校层面 | 第75-76页 |
(三) 教师层面 | 第76-78页 |
(四) 家长层面 | 第78-81页 |
结语 | 第81-82页 |
附录 | 第82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6页 |
后记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