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前置后驱型MPV动力传动系扭振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7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 汽车动力传动系扭振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动力传动系扭振测试分析 | 第24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试验简介 | 第24页 |
2.3 试验测试 | 第24-25页 |
2.4 试验分析 | 第25-42页 |
2.4.1 阶次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.2 三挡全油门加速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7-33页 |
2.4.3 更换飞轮前后扭振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3-42页 |
2.5 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仿真分析 | 第44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44页 |
3.2 动力传动系各部件模型建立 | 第44-52页 |
3.2.1 发动机模型简化 | 第45-46页 |
3.2.2 离合器模型简化 | 第46-47页 |
3.2.3 变速箱模型简化 | 第47-50页 |
3.2.4 传动轴、驱动桥及车轮模型简化 | 第50-52页 |
3.3 动力传动系输入激励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3.4 模型后处理及模型验证 | 第53-57页 |
3.5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仿真分析 | 第57-60页 |
3.6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影响因素研究 | 第61-73页 |
4.1 引言 | 第61页 |
4.2 影响传动系统扭振响应的主要因素 | 第61页 |
4.3 动力传动系关键参数对扭振的影响分析 | 第61-71页 |
4.3.1 飞轮转动惯量 | 第62-65页 |
4.3.2 离合器刚度及阻尼 | 第65-68页 |
4.3.3 半轴扭转刚度 | 第68-71页 |
4.4 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73-74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