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吊杆索力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桥梁抗震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吊杆的索力测试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拱桥吊杆病害及其成因分析 | 第19-30页 |
2.1 拱桥吊杆结构形式 | 第19-23页 |
2.1.1 钢索 | 第20-21页 |
2.1.2 锚具 | 第21-22页 |
2.1.3 防护 | 第22-23页 |
2.2 吊杆主要病害形式及其成因 | 第23-29页 |
2.2.1 吊杆索体病害及其成因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2 锚固系统的病害及成因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3 吊杆防护设施的病害及成因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吊杆索力测试理论研究 | 第30-58页 |
3.1 梁与弦的振动理论 | 第30-34页 |
3.1.1 梁的振动理论 | 第30-33页 |
3.1.2 弦振动理论 | 第33-34页 |
3.2 拱桥吊杆振动方程 | 第34-44页 |
3.2.1 基本假设 | 第35页 |
3.2.2 吊杆的振动方程 | 第35-36页 |
3.2.3 基于不同边界条件吊杆振动方程的解 | 第36-44页 |
3.3 吊杆索力测试公式精度的验证 | 第44-52页 |
3.3.1 吊杆的有限元模型 | 第44-45页 |
3.3.2 模态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3.3 吊杆索力、计算长度与自振频率的关系分析 | 第48-51页 |
3.3.4 吊杆测试公式精度验证 | 第51-52页 |
3.4 频率法测试吊杆索力实用公式 | 第52-53页 |
3.5 吊杆索力实用公式流程 | 第53-54页 |
3.6 工程实例 | 第54-57页 |
3.6.1 工程概况 | 第54-55页 |
3.6.2 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| 第55-56页 |
3.6.3 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拱桥吊杆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| 第58-66页 |
4.1 破坏准则和抗震分析理论及其优缺点 | 第58-60页 |
4.1.1 常用的地震破坏准则 | 第58-59页 |
4.1.2 地震响应分析理论 | 第59-60页 |
4.2 吊杆的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 | 第60-62页 |
4.2.1 吊杆的破坏形态 | 第60-61页 |
4.2.2 吊杆的极限承载力 | 第61-62页 |
4.3 吊杆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| 第62-65页 |
4.3.1 吊杆损伤程度分类 | 第63-64页 |
4.3.2 评估模型的建立 | 第64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工程实例 | 第66-75页 |
5.1 工程概况 | 第66-67页 |
5.2 永和大桥有限元模型 | 第67-68页 |
5.3 不同程度损伤吊杆的抗震能力评估 | 第68-74页 |
5.3.1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 | 第68-70页 |
5.3.2 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| 第70页 |
5.3.3 不同程度损伤吊杆的抗震能力破坏评估 | 第70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