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--以玉林高山村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对象与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27页 |
2.1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| 第14-16页 |
2.1.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| 第14-15页 |
2.1.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| 第15-16页 |
2.2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2.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2.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2.3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| 第19-26页 |
2.3.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| 第19-22页 |
2.3.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| 第22-25页 |
2.3.3 案例经验总结 | 第25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| 第27-42页 |
3.1 玉林市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环境 | 第27-28页 |
3.1.1 交通区位 | 第27-28页 |
3.1.2 自然条件 | 第28页 |
3.2 玉林市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8-30页 |
3.2.1 玉林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| 第28页 |
3.2.2 人口及构成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2.3 产业及经济状况 | 第30页 |
3.3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状况 | 第30-33页 |
3.3.1 村落选址、格局与环境方面 | 第30页 |
3.3.2 传统建筑方面 | 第30-33页 |
3.3.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| 第33页 |
3.4 玉林市分区县传统村落特征 | 第33-36页 |
3.5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问题总结 | 第36-40页 |
3.5.1 传统村落自身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5.2 保护发展主体态度问题 | 第37-39页 |
3.5.3 保护发展规划编制问题 | 第39-40页 |
3.5.4 保护发展资金问题 | 第4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框架 | 第42-56页 |
4.1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原则 | 第42页 |
4.2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体系 | 第42-47页 |
4.2.1 传统村落价值确认、申报与审批 | 第43页 |
4.2.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主体 | 第43-45页 |
4.2.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 | 第45-47页 |
4.2.4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来源拓展 | 第47页 |
4.3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法 | 第47-55页 |
4.3.1 信息采集与记录 | 第47-48页 |
4.3.2 拓展传统村落价值认知深度 | 第48-49页 |
4.3.3 划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 | 第49-50页 |
4.3.4 整体保护传统村落格局 | 第50页 |
4.3.5 分类分级保护传统建筑 | 第50-51页 |
4.3.6 多元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| 第51-52页 |
4.3.7 传统村落未来产业发展引导 | 第52-54页 |
4.3.8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| 第54页 |
4.3.9 与扶贫结合,拓宽资金来源 | 第54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| 第56-97页 |
5.1 玉林高山村概述 | 第56-57页 |
5.2 玉林高山村现状价值特色 | 第57-69页 |
5.3 玉林高山村的问题总结 | 第69-72页 |
5.4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| 第72-83页 |
5.4.1 高山村保护范围划定 | 第72-74页 |
5.4.2 高山村村落格局保护 | 第74-78页 |
5.4.3 高山村传统建筑分类分级保护 | 第78-82页 |
5.4.4 高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| 第82-83页 |
5.5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发展规划研究 | 第83-92页 |
5.5.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 | 第83-86页 |
5.5.2 传统村落产业发展规划 | 第86-91页 |
5.5.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| 第91-92页 |
5.6 保护发展的管理措施及实施保障 | 第92-95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| 第97-100页 |
6.1 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97-98页 |
6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98页 |
6.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| 第98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6页 |
附录 | 第106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