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9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二、国内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(一)著作类 | 第9-10页 |
(二)期刊类 | 第10-11页 |
(三)学位论文类 | 第11页 |
(四)对国内已有研究的评析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2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五、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| 第12-14页 |
(一)研究重点、难点 | 第12-13页 |
(二)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基本理论述要 | 第14-19页 |
一、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(一)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| 第14页 |
(二)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 | 第14-15页 |
二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 | 第15-17页 |
(一)课程目标 | 第15-16页 |
(二)课程内容 | 第16-17页 |
三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意义 | 第17-19页 |
(一)学生层面 | 第17页 |
(二)教师层面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绵阳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9-35页 |
一、调查目的 | 第19页 |
二、调查对象及调查范围 | 第19页 |
三、调查工具及内容 | 第19-21页 |
(一)教师问卷 | 第19-20页 |
(二)学生问卷 | 第20-21页 |
四、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1-31页 |
(一)教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2-27页 |
(二)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五、绵阳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总结 | 第31-35页 |
(一)好的方面 | 第31页 |
(二)不足之处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绵阳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建议 | 第35-46页 |
一、学校加大支持与管理力度 | 第35-37页 |
(一)增加教学投入,优化教学条件 | 第35页 |
(二)加强教学管理,落实选课制度 | 第35-36页 |
(三)制定合理的教学时间表 | 第36页 |
(四)优化选修课程组织形式 | 第36-37页 |
二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37-38页 |
(一) 加强选修课程理论修养,转变教学态度 | 第37页 |
(二) 增加知识储备,注重知识管理 | 第37-38页 |
(三)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 | 第38页 |
(四)加强教师科研能力 | 第38页 |
三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| 第38-40页 |
(一)教学内容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| 第39页 |
(二)教学内容强调文化的传承性 | 第39-40页 |
四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| 第40-43页 |
(一)专题式 | 第40-41页 |
(二)比赛竞技式 | 第41-42页 |
(三)实践活动式 | 第42-43页 |
五、完善学业评价体系 | 第43-46页 |
(一)教师、学校等联合评价,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44页 |
(二)单项与多项评价相结合,实现评价内容多样化 | 第44页 |
(三)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,做到评价方法多样化 | 第44-45页 |
(四)过程与成果评价相结合,做到评价的全面化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6页 |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