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 导论第9-19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(一)学生语文能力与素质发展的需要第9-10页
  (二)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第10页
  (三)笔者的亲身经历与体验第10-11页
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(一)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(二)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(三)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6页
 三、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6-17页
  (一)课本剧第16-17页
  (二)中学语文教学第17页
 四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
  (一)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7页
 五、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(一)文献法第17-18页
  (二)观察法第18页
  (三)调查法第18-19页
第二章 课本剧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分析第19-28页
 一、课本剧应用的可行性第19-20页
 二、课本剧的理论基础第20-22页
  (一)多元智能理论第20页
  (二)内隐学习理论第20-21页
  (三)合作学习理论第21-22页
 三、课本剧的形式与类型第22-24页
  (一)课本剧的形式第22页
  (二)课本剧的类型第22-24页
 四、课本剧的功能第24-28页
  (一)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第24-25页
  (二)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第25-26页
  (三)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第26页
  (四)有助于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第26-27页
  (五)有助于我国戏剧文化的传承第27-28页
第三章 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8-37页
 一、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第28-34页
  (一)课本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第28-32页
  (二)课本剧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第32-34页
 二、课本剧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4-37页
  (一)部分学校及教师缺乏对课本剧的认识第35页
  (二)课本剧活动的开展只涉及到部分学生第35页
  (三)课本剧活动被个别教师不恰当地使用第35-36页
  (四)学生在编剧时易注重热闹而偏离主题第36页
  (五)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而不能恰当指导第36-37页
第四章 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程序与优化策略第37-45页
 一、课本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程序第37-40页
  (一)选择适合编演的课文第37-38页
  (二)准备编演的相关知识第38页
  (三)把选定课文编成剧本第38-39页
  (四)反复排练将剧本演出第39页
  (五)多方评议看演出效果第39-40页
  (六)教师指导应贯穿始终第40页
 二、优化中学语文课本剧活动的策略第40-45页
  (一)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校领导及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第40-41页
  (二)积极引导与合理组织使全体学生参与课本剧活动第41页
  (三)根据课文类型及学生特点合理使用课本剧第41-42页
  (四)在尊重原文主旨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创新第42页
  (五)恰当选择课本剧的类型以发挥其最大作用第42-43页
  (六)通过充实自身相关知识给予学生适当指导第43页
  (七)注重课本剧的过程性和生成性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第43-44页
  (八)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第44-45页
结束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附录第49-56页
致谢第56-60页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
下一篇:绵阳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