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及作用机理研究--基于组织成员身份感知框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2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6-21页
     ·现实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理论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21-22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的界定第24-2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5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结构安排第27-29页
第二章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9-60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29-36页
     ·组织成员身份理论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社会认同理论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归因理论第34-36页
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研究第36-46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演化第36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实践的导向转变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构成要素第40-43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产出第43-46页
   ·组织成员身份感知研究第46-56页
     ·组织成员身份感知概念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组织成员身份感知维度代表第48-51页
     ·需求满足维度:心理契约破裂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重要性维度:感知到的贡献第52页
     ·归属感维度:组织认同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基于组织成员身份感知框架的研究第55-56页
   ·程序公平氛围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公平氛围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程序公平氛围第57-58页
   ·研究述评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三章 整体研究构想与研究设计第60-73页
   ·整体研究构想第60-63页
     ·两个关键前提问题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线的形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权变因素的确定第62页
     ·研究构想图第62-63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组织成员身份感知第64页
     ·程序公平氛围第64页
     ·工作产出第64-65页
   ·三个子研究设计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子研究一: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研究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子研究二: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成员身份感知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子研究三: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产出第67-68页
   ·跨层次数据分析方法第68-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 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的维度构建和量表开发第73-96页
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的维度构建第73-77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的内涵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引入组织成员身份理论的必要性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的维度第75-77页
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的问卷设计第77-81页
     ·主观性测量方式的选择第77-78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步骤第78页
     ·问卷初始测量题项第78-81页
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预研究第81-87页
     ·预试实施情况第81页
     ·项目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·探索性因素分析第83-86页
     ·信度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正式问卷量表题项的确认第87页
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正式研究第87-94页
     ·正式研究实施情况第87-89页
     ·结构模型的构建第89页
     ·结构模型的验证第89-92页
     ·正式问卷的信度、效度分析第92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6页
第五章 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成员身份感知的关系研究第96-120页
   ·引言第96页
   ·研究假设的提出第96-105页
     ·满足员工需求的实践与心理契约破裂第96-98页
     ·体现员工重要性的实践与感知到的贡献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认同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心理契约破裂的中介作用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感知到的贡献的中介作用第103-10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·变量的测量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·问卷的发放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样本信息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109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结果第109-116页
     ·测量模型的检验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主效应检验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中介效应检验第114-11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16-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0页
第六章 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产出的关系研究第120-146页
   ·引言第120-121页
   ·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21-128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产出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认同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·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第126-12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·变量的测量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来源第130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130-131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结果第131-142页
     ·聚合检验第131页
     ·测量模型的检验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不同层级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产出的主效应检验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认同的关系检验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·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第140页
     ·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效应检验第140-14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42-1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5-146页
结论与建议第146-153页
 研究结论第146-148页
 创新点第148-149页
 管理启示第149-151页
 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51-153页
参考文献第153-170页
附录第170-179页
 附录1 人力资源实践预调查问卷第170-172页
 附录2 人力资源实践正式问卷第172-174页
 附录3 问卷发放须知第174-175页
 附录4 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(企业填写)第175-177页
 附录5 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(员工填写)第177-17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9-181页
致谢第181-183页
附件第183页

论文共1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
下一篇:家长式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--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