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语言学论文--语言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

中哈两国城市语言生态对比研究--以乌鲁木齐和阿拉木图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1 引言第7-1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缘由第7-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语言生态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语言态度第13页
     ·语言环境第1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田野调查法第14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比较法第16-17页
2 中哈两国代表性言语社区概况第17-21页
   ·言语社区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·言语社区的经济产业类型第18-19页
   ·言语社区的聚居程度第19页
   ·言语社区语言使用者跨族通婚态度第19-21页
3 语言接触与语言生态第21-26页
   ·语言格局第21-22页
   ·语域第22-26页
4 语言教育与语言生态第26-36页
   ·设置语言课程的学校或机构第26-28页
   ·语言产品第28-29页
   ·语言能力第29-32页
   ·语言标准化程度第32-34页
   ·语言态度第34-36页
5 语言环境与语言生态第36-41页
   ·街区标识语言使用统计第36-38页
   ·图书报刊语种统计第38-41页
6 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城市语言生态对比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·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城市语言生态共性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·乌鲁木齐与阿拉木图城市语言生态个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结语第45-47页
附录第47-58页
 附录 1 乌鲁木齐市语言生态调查问卷第47-51页
 附录 2 阿拉木图市语言生态调查问卷第51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-63页
后记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塔吉克斯坦学生汉语语序习得偏误分析
下一篇: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电子设备及通讯工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--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