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增程中巴车机舱内流特性及散热性能分析
致谢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3-15页 |
表格清单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汽车流场数值模拟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空气动力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流动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| 第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| 第25-33页 |
·CFD 概述 | 第25页 |
·湍流的基本方程 | 第25-28页 |
·连续性方程 | 第26页 |
·动量守恒方程 | 第26-27页 |
·能量守恒方程 | 第27-28页 |
·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离散化方法 | 第29页 |
·离散格式 | 第29-30页 |
·湍流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湍流的基本方程 | 第30-31页 |
·RNGK-ε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SIMPLE 算法 | 第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机舱 CFD 模型建立 | 第33-45页 |
·机舱流场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6页 |
·几何模型及其简化 | 第33-34页 |
·计算域的确立 | 第34页 |
·计算网格划分 | 第34-36页 |
·机舱流场边界条件设定 | 第36-38页 |
·进出口边界条件 | 第37页 |
·中冷器、散热器边界条件 | 第37页 |
·风扇边界条件 | 第37-38页 |
·换热器及风扇的 CFD 数值模型建立 | 第38-41页 |
·中冷器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发动机散热器实验数据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发电机散热器实验数据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风扇实验数据分析 | 第41页 |
·机舱流场计算工况 | 第41-42页 |
·排气管路对发电机热影响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参数的设定 | 第43-44页 |
·计算模型的初始化及迭代求解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结构改进 | 第45-59页 |
·机舱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高温排气管对发电机的热影响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怠速工况散热性能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中冷器散热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分析 | 第51页 |
·发电机散热器散热分析 | 第51页 |
·匀速爬坡工况散热性能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匀速行驶工况散热性能分析 | 第52页 |
·冷却系统散热性能评价 | 第52-54页 |
·机舱部件结构改进 | 第54-58页 |
·前进气格栅 | 第54-55页 |
·防撞梁位置及结构改进 | 第55-57页 |
·前轮挡泥板结构改进 | 第57页 |
·舱内整流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改进方案的结果和评价 | 第59-68页 |
·怠速工况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匀速爬坡工况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匀速行驶工况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改进方案冷却系统散热性能评价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68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