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新型电学层析成像传感器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发展 | 第8-10页 |
·ERT成像技术的主要特点 | 第10-12页 |
·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组织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电阻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| 第14-21页 |
·ERT电场分析和有限元解法 | 第14-16页 |
·线性反投影算法 | 第16-19页 |
·线性反投影算法成立的两个假设 | 第16-17页 |
·线性反投影算法的数学原理 | 第17页 |
·两种常用的线性反投影算法 | 第17-19页 |
·灵敏度系数方法和Landweber迭代算法 | 第19-21页 |
·灵敏度系数方法 | 第19页 |
·Landweber迭代成像算法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硬件构成 | 第21-36页 |
·电学层析成像系统框图 | 第21-23页 |
·电极阵列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电极阵列设计考虑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三种电极激励特性仿真 | 第24-26页 |
·AD转换模块 | 第26-29页 |
·AD转换原理 | 第26-28页 |
·AD转换电路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激励源设计 | 第29-36页 |
·电阻层析成像系统激励源的要求 | 第29页 |
·几种常用的激励源及其特性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| 第30-31页 |
·DDS数字合成器的Matlab仿真实验 | 第31-33页 |
·DDS的VHDL实现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分组激励模式下的48电极阵列研究 | 第36-50页 |
·48电极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分组激励模式研究 | 第38-42页 |
·第一组实验 | 第39-40页 |
·第二组实验 | 第40-41页 |
·第三组实验 | 第41-42页 |
·48电极阵列仿真数据成像实验 | 第42-48页 |
·48电极阵列的仿真 | 第42-44页 |
·48电极阵列测量数据LBP图像重建程序 | 第44-48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分组激励的硬件实现——选通电路 | 第50-63页 |
·电路功能描述 | 第50-52页 |
·选通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| 第52-53页 |
·选通电路电原理图 | 第53-57页 |
·DG411管脚配置 | 第53-55页 |
·选通电路电原理图 | 第55-57页 |
·选通电路PCB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分组激励测量和图像重建实验 | 第58-6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60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总结 | 第63页 |
·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