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6页 |
图目录 | 第16-18页 |
表目录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9-41页 |
·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 | 第19-23页 |
·句法对语篇的影响 | 第19页 |
·语篇对句法的塑造 | 第19-23页 |
·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·叙事语篇中的实体首现 | 第23-25页 |
·以“实体首现”为视角审视汉语语法的特殊现象 | 第25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| 第25页 |
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25-34页 |
·语言运用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回顾 | 第25-27页 |
·关于句子信息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关于指称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| 第28-30页 |
·关于语篇指称和实体首现的研究 | 第30-3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34页 |
·静态的多样性和动态的倾向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| 第34页 |
·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优先序列研究方法 | 第34页 |
·平衡语料库和区别性语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| 第34页 |
·语料说明 | 第34-41页 |
·自建语料库来源 | 第35-40页 |
·其他语料来源 | 第40-41页 |
第二章 什么是叙事语篇、实体首现和叙事起蒂 | 第41-53页 |
·关于叙事语篇 | 第41-44页 |
·叙事语篇的概念和结构模式 | 第41-42页 |
·叙事语篇的语体类别及区别性特征 | 第42-44页 |
·什么是实体首现 | 第44-45页 |
·对实体的界定 | 第44页 |
·实体首现的概念 | 第44-45页 |
·什么是叙事起蒂 | 第45-46页 |
·叙事起蒂的概念 | 第45页 |
·叙事起蒂的类别 | 第45-46页 |
·实体首现的语篇功能类别 | 第46-51页 |
·实体首现的话题类别 | 第46-48页 |
·实体首现的信息类别 | 第48-51页 |
·实体首现的性质和范围界定 | 第51-53页 |
·实体首现具有指称性 | 第51页 |
·实体首现具有相对性 | 第51页 |
·实体首现具有主观性 | 第51-52页 |
·实体首现具有互动性 | 第52页 |
·实体首现具有平等性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类别 | 第53-100页 |
·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在结构、语义上的多样性表现 | 第53-61页 |
·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结构类别 | 第53-58页 |
·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语义类别 | 第58-61页 |
·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结构、语义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| 第61-70页 |
·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结构类别的选择倾向 | 第61-64页 |
·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语义类别的选择倾向 | 第64-65页 |
·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结构与语义的匹配规律 | 第65-70页 |
·影响实体首现表述形式选择偏好的若干因素 | 第70-79页 |
·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对表述形式指称性质的选择偏好 | 第70-72页 |
·实体首现的话题功能对表述形式级差的选择偏好 | 第72-77页 |
·实体首现的语篇功能对表述形式概念倾向的选择偏好 | 第77-79页 |
·实体首现表述形式倾向性规律的成因分析 | 第79-82页 |
·首现形式在不同类型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| 第82-87页 |
·实体首现形式在不同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 | 第82-85页 |
·首现形式在不同叙事语篇中分布规律的成因分析 | 第85-87页 |
·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的错配效应 | 第87-98页 |
·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的错配类别 | 第87-90页 |
·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错配的语篇功能和交际效应 | 第90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·实体的信息性质和话题功能影响对首现形式的选择 | 第98页 |
·语体因素对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选用有一定的影响 | 第98-99页 |
·某些指称与信息的错配能产生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| 第99-100页 |
第四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 | 第100-132页 |
·实体首现在句法成分位置上的多样性表现 | 第100-107页 |
·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类别 | 第100-102页 |
·不同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类别 | 第102-107页 |
·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| 第107-116页 |
·实体首现在句法成分位置上的总体分布情况 | 第107-108页 |
·不同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的选择倾向 | 第108-109页 |
·实体首现形式对句法成分位置的选择倾向 | 第109-116页 |
·影响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选择的语篇因素 | 第116-125页 |
·语篇信息结构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| 第116-120页 |
·主位推进模式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| 第120-123页 |
·语篇的衔接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| 第123-125页 |
·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选择倾向的成因分析 | 第125-128页 |
·不同互动性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规律 | 第128-130页 |
·封闭性叙事和互动性叙事中,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优先序列相同 | 第129-130页 |
·新闻和笑话中,实体首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出现频率较高 | 第130页 |
·语篇对叙事准确性的需求会影响实体首现在定语位置上出现的比例 | 第1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第五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的句型及其基本规律 | 第132-156页 |
·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的句型句式类别 | 第132-142页 |
·动词性谓语句 | 第132-139页 |
·形容词性谓语句 | 第139-140页 |
·主谓谓语句 | 第140页 |
·名词性非主谓句 | 第140-141页 |
·动词性非主谓句 | 第141-142页 |
·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句型的倾向性规律 | 第142-149页 |
·实体首现句对句型类别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| 第142-146页 |
·不同句型中实体首现所在句法位置的倾向性规律 | 第146-149页 |
·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型倾向性规律的成因分析 | 第149-151页 |
·实体首现选择句法位置的偏好对句型类别倾向的影响 | 第149-150页 |
·叙事语篇结构模式对不同句型的选择倾向 | 第150-151页 |
·实体首现句型在不同类型的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| 第151-154页 |
·叙事准确性需求越高,实体首现选择动宾句的比例越高 | 第151-152页 |
·在小说、故事和相声中,实体首现选择存现句的比例较高 | 第152-153页 |
·互动性强的叙事语篇更倾向于使用名词性非主谓句来首现实体 | 第153-1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4-156页 |
第六章 “实体首现”视角下的无定主语句 | 第156-196页 |
·汉语无定主语句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56-161页 |
·从句法语义角度对无定主语句的研究 | 第157-159页 |
·从语篇功能角度对无定主语句的研究 | 第159-160页 |
·无定主语句与相关句式的比较研究 | 第160-161页 |
·汉语主语、宾语与有定、无定的匹配情况 | 第161-167页 |
·如何界定汉语指称系统中的有定和无定 | 第161-162页 |
·汉语主语、宾语与有定、无定匹配的类别 | 第162-166页 |
·“背景——焦点”与实体焦点的数量和位置 | 第166-167页 |
·叙事语篇中无定首现成分对句法语义选择的多样性和倾向性 | 第167-178页 |
·无定首现成分在句法成分和结构形式上的多样性考察 | 第168-170页 |
·无定首现成分对语义选择的多样性考察 | 第170-173页 |
·无定首现成分在句法语义上的倾向性表现 | 第173-176页 |
·无定主语句法语义倾向性的成因分析 | 第176-178页 |
·“旧——新”信息结构与句首状语的信息作用 | 第178-182页 |
·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的句首状语 | 第179页 |
·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处所的句首状语 | 第179-180页 |
·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和处所的句首状语 | 第180页 |
·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、处所或情景的句子 | 第180-181页 |
·无定主语前边没有别的成分——以生活常识或认知图景为背景 | 第181-182页 |
·无定主语句的“语体偏好”和动因分析 | 第182-188页 |
·无定主语句对不同语体叙事语篇的选择倾向 | 第182-183页 |
·无定主语句“语体偏好”的动因分析 | 第183-188页 |
·叙事语篇中引入首现实体的无定主语句与“有”字句的可替换度 | 第188-193页 |
·句型优势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| 第190页 |
·实体首现的能力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| 第190-191页 |
·名词性成分的修饰语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| 第191-192页 |
·背景信息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| 第192页 |
·语体动因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| 第192-1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3-196页 |
·无定主语句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 | 第194页 |
·无定主语句前面通常有句首状语 | 第194页 |
·可别度越高的无定名词性成分,越倾向于出现在主语位置上 | 第194页 |
·叙事语篇是无定主语句出现的典型环境 | 第194页 |
·无定主语句和“有”字句的可替换度 | 第194-196页 |
第七章 “实体首现”视角下的无定“把”字句 | 第196-214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的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97-201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97-198页 |
·我们重新思考和发现的问题 | 第198-201页 |
·叙事语篇中无定“把”字句的实体首现功能 | 第201-205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中实体首现的信息性质 | 第201-203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中实体首现的话题功能 | 第203-205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的“凸显行为结果”功能 | 第205-208页 |
·汉语“尾焦点”特征对无定“把”字句的塑造作用 | 第206-207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的尾焦点具有“凸显行为结果”功能 | 第207-208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在不同类型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| 第208-212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对不同类型叙事语篇的选择倾向 | 第208-209页 |
·“把个”式无定“把”字句适用于个人陈述型叙事语篇 | 第209-211页 |
·“把一”式无定“把”字句适用于故事型叙事语篇 | 第211-21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2-214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的实体首现功能 | 第212页 |
·无定“把”字句具有“凸显行为结果”的功能 | 第212-213页 |
·两类无定“把”字句在语体偏好上各有不同 | 第213-214页 |
第八章 结语 | 第214-219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214-217页 |
·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 | 第214-216页 |
·对无定主语句的重新审视 | 第216页 |
·对无定“把”字句的重新审视 | 第216-217页 |
·本研究的价值和贡献 | 第217-218页 |
·基于语言运用视角的句法研究 | 第217页 |
·对汉语叙事中的实体首现进行描写和解释 | 第217页 |
·以“实体首现”为视角审视汉语语法的特殊现象 | 第217-218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| 第218-2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9-23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232-233页 |
后记 | 第233-2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