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教师的好课观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一、 语文教师好课观的阐述 | 第10-15页 |
(一) 语文教师好课观的内涵 | 第10-12页 |
(二) 语文教师好课观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5页 |
二、 语文教师好课观的历史透视 | 第15-19页 |
(一) 古代语文好课观 | 第15-16页 |
(二) 近代语文好课观 | 第16-17页 |
(三) 现当代语文好课观 | 第17-19页 |
三、 语文教师好课的标准 | 第19-33页 |
(一) 扎实的语文 | 第19-24页 |
1. 扎实的语文课堂是落实语文实践的课堂 | 第19-21页 |
2. 扎实的语文课堂是主体主动参与的课堂 | 第21-23页 |
3. 扎实的语文课堂是体现教师素养的课堂 | 第23-24页 |
(二) 动情的语文 | 第24-28页 |
1. 动情的语文课堂是文化渗透的课堂 | 第24-26页 |
2. 动情的语文课堂是情感体验的课堂 | 第26-27页 |
3. 动情的语文课堂是激情满怀的课堂 | 第27-28页 |
(三) 个性的语文 | 第28-33页 |
1. 个性的语文课堂是多元思维的课堂 | 第29-30页 |
2. 个性的语文课堂是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 | 第30-33页 |
四、 语文教师好课观的实施 | 第33-45页 |
(一) 扎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| 第33-36页 |
1. 树立理念即措施的意识 | 第33-34页 |
2. 教会学生学习 | 第34-36页 |
(二) 动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| 第36-40页 |
1. 课堂教学要虚实相生 | 第36-38页 |
2. 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| 第38-40页 |
(三) 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| 第40-45页 |
1. 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| 第40-42页 |
2.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注释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
攻读硕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48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