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表图目录第12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32页
   ·选题由来第13-14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14-17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17-28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28-32页
第二章 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理论基础第32-70页
   ·教科书编写理论的多样性第32-34页
   ·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教科书编写做出变革第34-38页
   ·从课程观谈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理论基础第38-48页
     ·课程观的含义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我国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课程观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课程观对教科书编写的要求第43-48页
   ·从学科的特点谈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理论基础第48-55页
     ·人文知识的特点第49页
     ·历史学科的特点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学科特点与教科书编写的要求第51-55页
   ·目标模式理论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第55-61页
     ·目标模式理论是教科书编写与评价的依据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目标模式理论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目标模式理论对教科书编写的要求第57-61页
   ·学习理论与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理论第61-69页
     ·重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学习理论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要求第63-69页
 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三章 现行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70-130页
   ·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第70-92页
     ·从知识与能力维度进行分析第70-87页
     ·从过程与方法维度进行分析第87-89页
     ·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进行分析第89-92页
   ·原因分析第92-129页
     ·学科层面第93-119页
       ·从历史学科特点谈教科书编写的困难第93-109页
       ·从历史课程目标要求谈教科书编写的困难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·从历史文本特点谈教科书编写的困难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·课程标准层面第119-124页
       ·目标表述的空泛,缺失行为标准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·内容标准的简约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·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笼统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编制理论与文化层面第124-129页
       ·“教本”式编写定势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  ·编制理论的不成熟第126-129页
 本章小结第129-130页
第四章 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策略与方法第130-240页
   ·从课程目标视角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策略第130-200页
     ·基于课程目标编写教科书的必要性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从知识与能力层面分析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32-150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知识目标要求的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32-138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能力目标要求的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38-150页
     ·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分析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50-181页
       ·历史教育的使命第150-153页
       ·意识形态、公民素养教育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策略第153-174页
       ·历史认识的形成与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74-181页
     ·从过程与方法层面分析历史教科书编写策略第181-200页
       ·历史教科书编写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第182-187页
       ·历史教科书内容学本化设计的具体要求第187-200页
   ·历史教科书逆向设计编写方法的探讨第200-238页
     ·教科书逆向设计编写理论第200-203页
     ·历史教科书逆向设计编写的要求第203-209页
       ·明确教科书编写的目标方向第203-204页
       ·细化内容标准,弥补课程标准的不足第204-206页
       ·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206-207页
       ·采用便于学生理解历史的编写方式第207-208页
       ·落实评价先行的原则第208-209页
     ·历史教科书逆向设计编写技巧的实践第209-238页
       ·教科书编写目标的确立第210-213页
       ·细化内容标准的技巧第213-217页
       ·设计初步的编写方案第217-219页
       ·教科书内容组织与呈现的方式第219-223页
       ·选择、编排教科书内容第223-230页
       ·辅助性的教学与学习方案的设计第230-234页
       ·评价标准的编制第234-238页
 本章小结第238-240页
结束语第240-242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242-24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49-251页
后记第251页

论文共2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
下一篇: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