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关于人才流失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关于人才流失的预警管理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的研究综述 | 第14页 |
·国内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综述评价 | 第15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人才流失及其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企业人才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人才流失的定义 | 第18-20页 |
·预警管理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预警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预警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3 企业人才流失的相关因素分析 | 第22-32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以及人才流失前征兆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前的征兆分析 | 第30-32页 |
4 企业人才流失预警模型的构建 | 第32-41页 |
·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指标体的选取 | 第32-38页 |
·人力资源组织状态(F_1) | 第32-33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状态(F_2) | 第33-35页 |
·人力资源开发状态(F_3) | 第35-38页 |
·预警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综合评价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建立人力资源危机指标集F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诸指标的评价指标集V | 第40页 |
·建立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A | 第40页 |
·建立单指标模糊评判矩阵R | 第40页 |
·预警等级确定 | 第40-41页 |
5 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 | 第41-49页 |
·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的构建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的构成 | 第42-43页 |
·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操作流程 | 第43-49页 |
·信息搜集阶段 | 第44-45页 |
·风险评估阶段 | 第45-46页 |
·危机预报阶段 | 第46-47页 |
·危机处理阶段 | 第47-48页 |
·反馈修正阶段 | 第48-49页 |
6 X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案例 | 第49-59页 |
·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X公司概况 | 第49-50页 |
·问卷采样范围及方式 | 第50页 |
·调查采样及数据统计 | 第50-53页 |
·X公司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53-54页 |
·组织结构设置问题 | 第53页 |
·薪酬体系问题 | 第53-54页 |
·企业文化问题 | 第54页 |
·绩效考核体系问题 | 第54页 |
·培训与开发的体系问题 | 第54页 |
·X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 | 第54-58页 |
·组织结构的改进 | 第54-55页 |
·建立和完善基于绩效评价的薪酬体系 | 第55-56页 |
·企业文化建设 | 第56页 |
·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| 第56-58页 |
·建立和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体系 | 第58页 |
·建立完善透明公平的竞争上岗机制 | 第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本研究的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60页 |
·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录1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