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--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、教育学分支论文

交互文化教育:基于文化差异类型的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导论第12-16页
第一章 交互文化教育:“源”与“流”第16-26页
 一、交互文化教育的产生第16-18页
 二、交互文化教育的发展第18-22页
 三、交互文化教育的概念界说第22-26页
第二章 基于种族差异的交互文化教育第26-35页
 一、教育目的:消除歧视,谋求平等第26-28页
 二、法律上保障种族平等第28-30页
 三、实践中建立种族合校第30-32页
 四、强调非歧视性教学第32-35页
第三章 基于宗教差异的交互文化育第35-42页
 一、教育目的:消除隔阂,走向宽容、理解第35-36页
 二、创建安全的氛围第36-38页
 三、选择多种宗教课程第38-40页
 四、强调教师多样化知识第40-42页
第四章 基于民族差异的交互文化教育第42-48页
 一、教育目的:反对对抗,实现团结第42-43页
 二、法律上保护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第43-45页
 三、促进民族融合第45-46页
 四、教师培训强调多民族文化第46-48页
第五章 基于移民的交互文化教育第48-54页
 一、教育目的:反对同化、寻求融合第48-50页
 二、从保留语言到促进文化融合第50-52页
 三、从同化走向互动融合第52-54页
第六章 基于土著居民的交互文化教育第54-62页
 一、教育目的:去除压制,共享进步第54-55页
 二、保障土著居民的教育权利第55-59页
 三、建立土著学校第59-60页
 四、依托专业机构培训教师第60-62页
第七章 交互文化教育的路径整合第62-69页
 一、基本前提:国家认同第63页
 二、政策法规:引领与推动第63-64页
 三、课程整合:多种文化知识第64-65页
 四、教师保障:兼容并包第65-66页
 五、家校合作:积极配合第66-67页
 六、社会层面:拓展多渠道第67-69页
第八章 反思与启示第69-76页
 一、反思第69-71页
 二、启示第71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3页
后记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及其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表现的影响
下一篇:上海市幼儿教师对音乐欣赏活动的认知与现状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