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味与有效--高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和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第一章 高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学之意 | 第15-21页 |
一、主词解读: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| 第15-17页 |
二、基本特征:有味与有效的统一 | 第17-21页 |
第二章 高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学之理 | 第21-25页 |
一、有效教学理论 | 第21-22页 |
二、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2-23页 |
三、语感教学论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高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学之源 | 第25-32页 |
一、语文的独特魅力 | 第25-26页 |
二、高中学生的魅力 | 第26-28页 |
三、语文教师的个性魅力 | 第28-32页 |
第四章 高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学之策 | 第32-52页 |
第一节 整体通用策略 | 第32-43页 |
一、出味 | 第32-36页 |
二、求效 | 第36-43页 |
第二节 分类聚焦策略 | 第43-52页 |
一、实读与悦读——诗歌与散文的魅力课堂教学策略 | 第43-45页 |
二、守正与革新——文言文的魅力课堂教学策略 | 第45-47页 |
三、找角度巧切入——小说与戏剧的魅力课堂教学策略 | 第47-48页 |
四、重技能尚个性——写作的魅力课堂教学策略 | 第48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