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经验主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康德的折中 | 第12-13页 |
(三) 心理学与经验主义 | 第13页 |
(四) 杜威的经验观 | 第13-14页 |
(五)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实践经验的界说 | 第17-23页 |
一、实践经验的缘起 | 第17页 |
二、实践经验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三、实践经验的特征 | 第18-21页 |
(一) 来源的实践性 | 第18-19页 |
(二) 作用的自我性 | 第19页 |
(三) 存在的相对性 | 第19-20页 |
(四) 表征的两面性 | 第20页 |
(五) 形成的复杂性 | 第20-21页 |
四、实践经验的分层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实践经验的价值基础 | 第23-28页 |
一、关照人的实践经验是教育的应然之意 | 第23-25页 |
(一) 关照实践经验是人的实践属性之诉求 | 第23-24页 |
(二) 关照实践经验是践行生活世界教育观的必然要求 | 第24-25页 |
二、关注人的实践经验是教育的可能存在 | 第25-28页 |
(一) 教育过程就是生活实践的过程 | 第25-26页 |
(二) 生活过程具有教育的意义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实践经验的教育价值 | 第28-38页 |
一、深化知识理解 | 第28-31页 |
(一) 促进整体思考 | 第28-29页 |
(二) 促进敏锐洞察 | 第29页 |
(三) 促进思维拓展 | 第29-30页 |
(四) 促进知识解释 | 第30-31页 |
二、促进能力培养 | 第31-35页 |
(一) 学习能力的提高 | 第31-32页 |
(二) 创新能力的培养 | 第32-34页 |
(三) 实践能力的形成 | 第34-35页 |
三、引导价值形成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实践经验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 | 第38-43页 |
一、教学观方面 | 第38-39页 |
二、教学过程方面 | 第39-40页 |
三、课程资源方面 | 第40页 |
四、教师方面 | 第40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