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外规范下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的差异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中外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发展状况 | 第9-11页 |
·中国规范 | 第9-10页 |
·美国规范 | 第10页 |
·欧洲规范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工作内容 | 第12-13页 |
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| 第13-24页 |
·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要点 | 第13-15页 |
·截面尺寸设计 | 第13-14页 |
·预应力钢束设计原则 | 第14-15页 |
·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 | 第15-23页 |
·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| 第15-18页 |
·单元的划分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18页 |
·施工阶段荷载的确定 | 第18-19页 |
·施工阶段的划分 | 第19-20页 |
·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模拟 | 第20-22页 |
·温度荷载的模拟 | 第22页 |
·移动荷载的模拟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中外桥梁设计规范设计活载与荷载效应组合的比较 | 第24-44页 |
·车辆荷载 | 第24-30页 |
·车道的划分 | 第24页 |
·车辆荷载模式 | 第24-29页 |
·车道横向折减系数 | 第29-30页 |
·冲击系数 | 第30页 |
·温度荷载模式 | 第30-33页 |
·系统温度模式 | 第30-31页 |
·温度梯度模式 | 第31-33页 |
·荷载效应组合 | 第33-42页 |
·中国规范关于荷载效应组合的规定 | 第33-35页 |
·美国规范关于荷载效应组合的规定 | 第35-40页 |
·欧洲标准关于荷载效应组合的规定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4 中外规范下赞比亚西尔马大桥内力对比分析 | 第44-92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44-49页 |
·桥梁总体概况 | 第44-46页 |
·主要工程材料 | 第46-47页 |
·结构设计要点 | 第47-49页 |
·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4页 |
·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取 | 第49-51页 |
·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51-52页 |
·施工阶段的划分 | 第52-53页 |
·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·中国规范下桥梁结构计算分析 | 第54-63页 |
·美国规范下桥梁结构计算分析 | 第63-72页 |
·欧洲规范下桥梁结构计算分析 | 第72-81页 |
·中外规范下桥梁结构内力对比分析 | 第81-89页 |
·汽车荷载效应对比分析 | 第81-83页 |
·温度荷载效应对比分析 | 第83-84页 |
·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荷载效应对比分析 | 第84-89页 |
·中外规范下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2-93页 |
·展望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