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分类及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桁架桥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页 |
·本文工程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2 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机理研究 | 第17-31页 |
·概述 | 第17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的结构特点 | 第17-20页 |
·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 | 第18页 |
·无竖杆三角桁架 | 第18-19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节点 | 第19-20页 |
·上弦与横梁 | 第20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损伤因素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节点受力分析[27] | 第22-26页 |
·模型边界条件与荷载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·混凝土裂纹和应力分布 | 第23-25页 |
·耳板腹杆应力分布 | 第25-26页 |
·钢筋应力分布 | 第26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机理研究 | 第26-30页 |
·混凝土微裂缝损伤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7-28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过程及机理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理论研究 | 第31-42页 |
·概述 | 第31页 |
·损伤力学基础 | 第31-35页 |
·损伤状态的描述 | 第31-33页 |
·损伤对强度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Mazars 损伤理论 | 第35-37页 |
·Loland 模型和分段线性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Loland 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分段线性损伤理论 | 第38页 |
·虚拟裂纹模型(FCM)理论 | 第38-40页 |
·虚拟裂缝理论(FCM)与损伤理论(CDM)的结合理论 | 第40-41页 |
·FCM 与 CDM 的结合 | 第40页 |
·Mazars 关于受弯混凝土结构破坏的 FCM 和 CDM 结合理论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损伤结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| 第42-48页 |
·损伤结构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4页 |
·有效损伤矩阵 | 第42-43页 |
·损伤弹性矩阵 | 第43页 |
·局部损伤软化矩阵 | 第43-44页 |
·损伤结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| 第44-46页 |
·全解耦法 | 第44-45页 |
·全耦合法 | 第45页 |
·半解耦法 | 第45-46页 |
·局部耦合法 | 第46页 |
·损伤变量的选取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结构损伤对钢-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48-80页 |
·概述 | 第48页 |
·钢-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的损伤 | 第48-49页 |
·节点的损伤 | 第48-49页 |
·腹杆的损伤 | 第49页 |
·无损状态下钢-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力学性能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静力特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动力试验及理论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节点部位损伤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53-68页 |
·节点部位损伤对桥梁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53-63页 |
·损伤节点对相邻节点的卸载影响研究 | 第63-65页 |
·节点部位损伤对桥梁动力性能分析的影响研究 | 第65-68页 |
·腹杆损伤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68-78页 |
·腹杆损伤对桥梁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68-75页 |
·腹杆损伤对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75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·总结 | 第80-8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7-88页 |
附录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