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3-39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目的、研究重点、研究方法、创新之处 | 第15-24页 |
第三节 教育新保守主义的思想背景 | 第24-31页 |
一、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差异表现 | 第24-26页 |
二、 杜普伊斯对教育新保守主义的理解 | 第26-30页 |
三、 阿普尔对教育新保守主义的理解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赫什是谁 | 第31-39页 |
一、 赫什的生平 | 第32页 |
二、 赫什的教育转向 | 第32-34页 |
三、 赫什的教育著作 | 第34-39页 |
第二章 赫什教育思想的中心:文化素养 | 第39-68页 |
第一节 文化素养的概念 | 第40-44页 |
一、 文化素养的概念 | 第40-43页 |
二、 文化素养的作用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文化素养(背景知识)和能力——来自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 | 第44-58页 |
一、 关于背景知识与文本阅读关系的研究 | 第45-51页 |
二、 背景知识的心理结构:图示 | 第51-53页 |
三、 背景知识与认知技能 | 第53-58页 |
第三节 文化素养的内容 | 第58-64页 |
一、 文化素养是国家词汇 | 第58-59页 |
二、 文化素养的三个方面 | 第59-60页 |
三、 文化素养与5000词汇 | 第60-64页 |
第四节 学校的使命:传递文化素养及多元素养 | 第64-68页 |
第三章 赫什对美国“教育思想界”的批判 | 第68-91页 |
第一节 教育中的形式主义 | 第68-74页 |
一、 形式主义的兴起 | 第69-71页 |
二、 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| 第71-74页 |
第二节 教育中的浪漫主义 | 第74-80页 |
一、 浪漫主义的兴起 | 第74-75页 |
二、 对浪漫主义的批判 | 第75-80页 |
第三节 地方主义 | 第80-86页 |
一、 美国例外主义 | 第80-81页 |
二、 教育行政的地方主义 | 第81-82页 |
三、 专业孤立主义 | 第82-86页 |
第四节 反智主义 | 第86-91页 |
一、 反智主义的特征和表现 | 第86-87页 |
二、 对反智主义的批判 | 第87-91页 |
第四章 赫什的新保守主义的教育理想 | 第91-110页 |
第一节 传递共同知识的公共学校是美国民主的保障 | 第91-94页 |
第二节 政治自由的途径是教育保守主义 | 第94-101页 |
第三节 核心知识课程是解决美国基础教育危机的关键所在 | 第101-104页 |
第四节 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 | 第104-110页 |
第五章 赫什的教育实验: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| 第110-130页 |
第一节 核心知识基金会在核心知识运动中的作用 | 第110-113页 |
第二节 核心知识课程及其实施 | 第113-123页 |
一、 《核心知识序列》与《核心知识系列》 | 第113-115页 |
二、 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教学范例 | 第115-123页 |
第三节 核心知识课程实施的评价及其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| 第123-130页 |
一、 核心知识课程实施的评价 | 第123-127页 |
二、 核心知识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| 第127-130页 |
第六章 批判及比较 | 第130-156页 |
第一节 吉鲁与阿罗诺维兹的批判 | 第130-135页 |
第二节 阿普尔与布拉斯的批判 | 第135-141页 |
第三节 与布鲁纳的比较 | 第141-150页 |
第四节 与阿伦特的比较 | 第150-156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156-166页 |
一、“意义”和“意味”的区分对赫什教育思想的影响 | 第156-158页 |
二、 赫什忽视了知识乃至教育的内在性 | 第158-160页 |
三. 赫什教育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| 第160-161页 |
四. 造就美国人 | 第161-162页 |
五. 展望与启示 | 第162-1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6-175页 |
后记 | 第1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