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初中生羞怯的结构、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英文缩略词第12-13页
引言第13-15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5-68页
 1 羞怯概述第15-24页
   ·羞怯的概念第15-17页
   ·概念的辨析与区分第17-22页
   ·羞怯的表现第22-23页
   ·引起羞怯的场合第23-24页
   ·本研究对羞怯的界定第24页
 2 羞怯的分类、结构与测量第24-30页
   ·羞怯的分类第24-26页
   ·羞怯的结构第26-28页
   ·羞怯的测量第28-30页
 3 羞怯的特点第30-33页
   ·羞怯的年龄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·羞怯的性别差异第31-32页
   ·羞怯在独生、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32-33页
   ·羞怯的城乡差异第33页
 4 羞怯的理论第33-37页
   ·特质论和气质论的观点第33-35页
   ·行为主义的观点第35页
   ·精神分析(依恋理论)的观点第35-36页
   ·社会学的观点第36-37页
 5 羞怯的影响因素第37-61页
   ·环境因素之父母教养方式与羞怯第37-41页
   ·生物因素之遗传的作用第41-61页
 6 问题提出第61-6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61页
   ·研究依据第61-66页
   ·研究的思路第66-68页
第二章 理论建构第68-83页
 1 “Shyness”在汉语中的释义与解读——基于词源学的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·国外学者关于“Shyness”概念的界定第69页
   ·中文对“羞怯”、“害羞”等词的词源学解释第69-72页
   ·小结第72页
 2 初中生羞怯测量的理论构想第72-77页
   ·初中生羞怯量表编制的基本原则第72-76页
   ·初中生羞怯量表的理论构想第76-77页
 3 遗传与环境对初中生羞怯影响作用的理论探索第77-83页
   ·历史上几种遗传环境作用的理论观点第77-78页
   ·行为遗传学的理论与研究第78-81页
   ·遗传与环境对初中生羞怯影响作用的理论构想第81-83页
第三章 初中生羞怯的结构与特点第83-108页
 研究 1 初中生羞怯量表的编制第83-94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83页
  2 研究方法第83-85页
  3 结果第85-89页
  4 量表的信、效度检验第89-92页
  5 讨论第92-93页
  6 结论第93-94页
 研究 2 初中生羞怯的特点第94-108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94页
  2 研究假设第94页
  3 研究方法第94-95页
  4 结果第95-101页
  5 讨论第101-107页
  6 结论第107-108页
第四章 遗传(基因)与环境(父母教养方式)对初中生羞怯的影响作用第108-185页
 研究 3 遗传基因与初中生羞怯的关系第109-142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109页
  2 研究假设第109页
  3 研究方法第109-117页
  4 结果第117-132页
  5 讨论第132-141页
  6 结论第141-142页
 研究 4 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的关系第142-152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142页
  2 研究假设第142页
  3 研究方法第142-144页
  4 结果第144-147页
  5 讨论第147-151页
  6 结论第151-152页
 研究 5 遗传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羞怯的交互作用第152-185页
  1 研究目的第152页
  2 研究假设第152页
  3 研究方法第152-153页
  4 结果第153-175页
  5 讨论第175-184页
  6 结论第184-185页
第五章 综合讨论与结论第185-204页
 1 综合讨论第185-202页
   ·理解羞怯第186-190页
   ·羞怯: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第190-198页
   ·论文创新及研究意义第198-201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201-202页
 2 总结论第202-204页
参考文献第204-215页
附录第215-21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16-218页
后记第218-219页

论文共2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
下一篇: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: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