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 时代背景 | 第9页 |
2. 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| 第9-10页 |
3. 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 | 第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 国内外儿童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2页 |
2. 多感官互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3. 小结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(四)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(五) 论文结构 | 第15页 |
(六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 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界定 | 第16-19页 |
·多感官教学 | 第16-17页 |
·互动教学 | 第17页 |
·儿童英语教学 | 第17-18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 | 第18-19页 |
2 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9-22页 |
·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局限性 | 第19-20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优势 | 第20-22页 |
·探究学习,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| 第20页 |
·以学生为本,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| 第20-21页 |
·手脑结合,注重个体参与和体验 | 第21-22页 |
3 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22-32页 |
·多感官认知的生理基础和必然性 | 第22-25页 |
·感官是重要的认知媒介 | 第22-23页 |
·感官功能在认知上的不平衡现象 | 第23页 |
·儿童多感官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及缺失 | 第23-24页 |
·多感官刺激英语教学法 | 第24-25页 |
·感知觉的特性 | 第25-27页 |
·感知觉的选择性 | 第25-26页 |
·感知觉的整体性 | 第26页 |
·感知觉的理解性 | 第26-27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 | 第27-32页 |
·社会建构主义 | 第27-28页 |
·认知心理学 | 第28-30页 |
·学习风格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 | 第31-32页 |
4 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课堂构建 | 第32-43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目标 | 第32-33页 |
·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| 第32页 |
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 | 第32页 |
·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| 第32-33页 |
·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| 第33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的原则 | 第33-35页 |
·直观性原则 | 第33页 |
·主体性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真实性原则 | 第34页 |
·多感官原则 | 第34页 |
·互动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策略 | 第35-38页 |
·多感官充分活动的策略 | 第35-36页 |
·多媒体运用的策略 | 第36页 |
·多感官互动英语教学辅助策略 | 第36-38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图示 | 第38-40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示意图 | 第38-39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流程图 | 第39-40页 |
·多感官互动教学的意义 | 第40-43页 |
5 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实践及反思 | 第43-50页 |
·多感官互动语音教学 | 第43-44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·多感官互动教学的课堂案例 | 第45-48页 |
·多感官互动儿童英语教学反思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5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