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与动机 | 第8-9页 |
(一) 社会背景 | 第8-9页 |
(二) 问题背景 | 第9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与问题 | 第9-10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问题 | 第10页 |
三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四、 概念界定 | 第10-13页 |
(一) 社区 | 第10-12页 |
(二) 社区化 | 第12页 |
(三) 学校社区化 | 第12-13页 |
(四) 农村学校社区化 | 第13页 |
五、 研究限制与研究架构图 | 第13-15页 |
第一部分 学校社区化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5页 |
一、 学校社区化基本理论 | 第15-17页 |
(一) 全民教育理论 | 第15页 |
(二) 终身教育理论 | 第15-16页 |
(三) 开放系统理论 | 第16-17页 |
二、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(一) 学校是凝聚社区意识的基础 | 第17页 |
(二) 社区是学校生活教育的场所 | 第17页 |
(三) 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视彼此为生命共同体 | 第17-18页 |
三、 学校的社会功能 | 第18-19页 |
(一) 学校功能变化之学校向社会开放 | 第18页 |
(二) 农村学校的社会功能 | 第18-19页 |
四、 学校社区化的理由 | 第19-21页 |
(一) 学校资源丰富 | 第19-20页 |
(二) 学校必须办理社区教育 | 第20-21页 |
五、 学校社区化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(一) 我国学校社区化的起源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(二) 学校社区化的运作模式和策略 | 第22页 |
(三) 学校社区化的基本原则 | 第22-23页 |
(四) 国内外学校社区化的具体做法 | 第23-25页 |
第二部分 农村学校社区化的现状调查 | 第25-36页 |
一、 研究对象介绍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5-26页 |
(一) 研究对象的介绍 | 第25-26页 |
(二) 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6页 |
二、调查问卷的内容 | 第26-27页 |
三、 A 市 B 镇农村学校社区化的现状分析 | 第27-36页 |
(一) 农村居民社区意识 | 第27-30页 |
(二) 农村学校资源社区化 | 第30-33页 |
(三) 农村学校组织管理社区化 | 第33-34页 |
(四) 农村学校促进社区共同发展 | 第34-36页 |
第三部分 农村学校社区化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45页 |
一、 农村学校社区化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二、 农村学校社区化的影响因素 | 第38-45页 |
(一) 农村学校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 | 第38-39页 |
(二) 农村社区学校社区化的影响因素 | 第39-45页 |
第四部分 促进农村学校社区化的对策建议 | 第45-52页 |
一、 借鉴我国农村地区“三教统筹”有利经验 | 第45-46页 |
(一) 整合“三教统筹”发展经验,发挥农村学校优势作用 | 第45-46页 |
(二) 依托学校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,提升农村居民社区意识 | 第46页 |
二、 加强学校社区化观念,树立农村学校服务社区”的办学理念 | 第46-49页 |
(一) 加强农村学校对其自身社区化的定位 | 第46-48页 |
(二) 开展社区服务与服务学习相关课程 | 第48-49页 |
(三) 从家长参与入手开启社区人员参与学校教育的大门 | 第49页 |
三、 制定学校社区化的测量指标 | 第49-51页 |
四、 建立学校与社区发展愿景逐步推进学校社区化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