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论 | 第9-18页 |
(一) 选题缘由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、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2、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2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(四) 概念界定 | 第15-18页 |
1、平等和公平 | 第15-16页 |
2、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18-26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| 第18-23页 |
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公平思想 | 第18-19页 |
·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教育公平思想 | 第19-21页 |
·启蒙思想家的教育公平思想 | 第21-22页 |
·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公平思想 | 第22-23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| 第23-26页 |
·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现实 | 第23-25页 |
·无产阶级争取受教育权的革命斗争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| 第26-41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6-36页 |
·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实质 | 第26-28页 |
·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| 第28-30页 |
·政治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 | 第30-32页 |
·生产力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| 第32-34页 |
·完善的法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 | 第34-36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| 第36-41页 |
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| 第36-37页 |
·批判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| 第37-38页 |
·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| 第38-39页 |
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41-54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价值 | 第41-45页 |
·有助于确立教育公平的正确立场 | 第41-42页 |
·有助于科学理解教育公平的实质 | 第42-43页 |
·有助于认识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条件 | 第43-44页 |
·有助于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公平理论 | 第44-45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实践价值 | 第45-54页 |
·科学理解教育公平的实质,为教育公平指明方向 | 第45-47页 |
·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观,为教育公平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 | 第47-48页 |
·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相关制度,为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| 第48-50页 |
·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,为教育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| 第50-51页 |
·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,为教育公平提供法律保障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