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仪表、航空设备、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--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--导航论文

亚音速飞行器组合导航方案研究

第一章 组合导航系统概述第1-26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 ·国内、外同类研究项目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、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关键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·组合导航总体技术方案第18-23页
     ·组合导航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组合导航的总体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组合导航中各子系统的组合模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组合导航的半实物仿真第22-23页
   ·亚音速飞行器组合导航的方案设计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我国导航定位资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亚音速飞行器导航系统第24页
     ·北斗导航子系统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罗兰-C双台链协调工作第25页
     ·GNSS系统第25页
     ·亚音速飞行器组合导航的其它系统第25页
     ·信息融合系统第25-26页
第二章 远程无线电导航用于组合导航的可行性第26-37页
   ·无线电远程导航概述第26-28页
   ·无线电远程导航的原理与功能扩展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导航信号及其发射时序第28页
     ·导航信号的单脉冲波形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发射台的信号相位编码第29页
     ·总定时延迟第29页
     ·无线电远程导航的差分应用第29-30页
     ·ASF修正及双台链协调工作第30-31页
   ·INS/罗兰C组合子系统及其工程可实现性第31-36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36-37页
第三章 北斗导航卫星无源定位技术第37-48页
   ·北斗导航系统概述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北斗导航系统功能扩展的必要性第39页
     ·北斗导航系统的误差来源第39-40页
   ·北斗备份卫星和伪卫星工作体制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备份卫星工作方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伪卫星工作方式第41-42页
   ·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扩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扩展系统基本原理第42页
     ·传递时延的实时修正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定位的几何误差第43页
     ·测距误差与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频率漂移率的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·基于北斗系统的组合导航第44-46页
     ·联合观测方程第45页
     ·联合观测的数据融合第45-46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46-48页
第四章 GNSS系统第48-61页
   ·GPS、GLONASS和GNSS系统第48-54页
     ·卫星导航系统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(GNSS)的产生和发展第50-51页
     ·GPS和GLONASS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坐标系转换第53页
     ·GPS的SA干扰第53-54页
   ·GPS/GLONASS与INS的组合第54-56页
   ·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工程可行性第56-58页
     ·GNSS组合系统第56页
     ·GNSS卫星可用性及定位精度第56-57页
     ·GNSS组合导航的应用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58-61页
第五章 亚音速飞行器的组合导航第61-74页
   ·导航传感器的误差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亚音速飞行器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第62页
     ·无线电远程导航系统的误差第62页
     ·北斗接收机的误差第62页
     ·GNSS的误差第62-63页
   ·组合导航中的信息融合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联邦滤波器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测量融合组合方案第65页
   ·亚音速组合导航误差的数值仿真第65-74页
     ·集中滤波方案第65-67页
     ·INS/GNSS/L-C组合方案第67-69页
     ·INS/GNSS/北斗组合方案第69-70页
     ·INS/L-C/北斗组合导航第70-74页
第六章 结论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7页
第二站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-79页
1990-2000年间发表的论文第79-81页
1985年-1990年发表的论文第81-82页
获奖及科研成果鉴定情况第82-83页
作者简介第83-84页
致谢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车辆动力学及其非线性控制理论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港口水域石油污染生物降解及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