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--教育学史、教育思想史论文

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前言第8-11页
第一章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渊源第11-17页
 第一节 对生活经历的感悟第11-14页
  一、家庭的熏陶第11页
  二、邻人的关爱第11-12页
  三、老师的教诲第12页
  四、战争的创伤第12-14页
 第二节 对教育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第14-15页
  一、共产主义的教育教养理论第14页
  二、经典的教育思想遗产第14-15页
  三、人民的教育智慧第15页
 第三节 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第15-17页
  一、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的教育实践第15-16页
  二、帕夫雷什中学教师集体的智慧第16页
  三、创造性地学习和借鉴其它教育工作者的经验第16-17页
第二章 人道主义: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第17-22页
 第一节 热爱了解孩子第17-18页
  一、热爱孩子,依恋孩子第17-18页
  二、关心孩子,了解孩子第18页
 第二节 相信孩子第18-20页
  一、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第18-19页
  二、让孩子自己相信自己第19-20页
 第三节 理解尊重孩子第20-22页
  一、呵护孩子的童心第20-21页
  二、建立朋友、同志式的师生关系第21页
  三、珍视孩子的信任第21-22页
第三章 教育无痕: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显著特点第22-34页
 第一节 隐蔽教育意图第22-27页
  一、寓教育于无意中第23-24页
  二、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第24-25页
  三、以身示教,无声感化第25-27页
 第二节 激发道德情感第27-30页
  一、利用直观的道德情境第28页
  二、运用鲜明的道德形象第28-29页
  三、唤起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恰当运用自然的教育方法第30-34页
  一、大自然的陶冶第30-31页
  二、劳动教育的渗透第31页
  三、集体教育的感化第31-32页
  四、自我教育的提升第32-34页
第四章 全面发展: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终极目标第34-45页
 第一节 全面发展的伦理内涵第34-37页
  一、全面发展第34-35页
  二、和谐发展第35-36页
  三、个性发展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第37-42页
  一、正确对待智力不均,养成求知欲第37页
  二、通过亲身经历困难,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第37-38页
  三、培养需要、愿望的素养第38-39页
  四、教育学生准备当普通劳动者第39-40页
  五、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第40-41页
  六、培养道德的成熟性第41-42页
 第三节 全面发展的人的特征第42-45页
  一、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第42-43页
  二、真正的人第43-44页
  三、有教养的人第44-45页
第五章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启示第45-54页
 第一节 形成以尊重为基础的教育爱坚定人道主义教育信念第45-47页
  一、爱全体学生,“把人当人看”第45-46页
  二、重视人的价值,“使人成为人”第46-47页
 第二节 践行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47-50页
  一、认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各自的功能第47-48页
  二、追求理想与现实相互统一的教育价值第48-49页
  三、建立知识与能力相互统一的施教体系第49页
  四、形成全面、合理、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第49-50页
 第三节 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第50-54页
  一、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第50-51页
  二、有多层复合的、独特的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素养第51-52页
  三、有教育智慧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后记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DD高科技公司基于全面薪酬理念的薪酬制度优化研究
下一篇: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佛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