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二、文献资料与学术史回顾 | 第9-1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绅商力量的孕育 | 第15-27页 |
第一节 历史环境:基于铁路史的考察 | 第15-22页 |
一、甲午战后铁路利权的大量丧失 | 第15-18页 |
二、清廷积极的商办铁路政策 | 第18-19页 |
三、民族主义与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| 第19-22页 |
第二节 力量孕育:若干因素的促动 | 第22-27页 |
第二章 江浙绅商力量的自觉:商办铁路——利权意识的萌生 | 第27-43页 |
第一节 商办铁路的缘起:列强掠夺江浙路权 | 第27-33页 |
一、英国逼签《苏杭甬铁路草合同》 | 第27-31页 |
二、美国觊觎浙赣铁路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浙江商办铁路:绅商顺时而动 | 第33-36页 |
一、最初的设想:杭州铁路公司 | 第33-34页 |
二、全局的探索:浙省铁路公司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江苏商办铁路:绅商应运而起 | 第36-41页 |
一、沪宁:收回的努力 | 第36-38页 |
二、苏杭甬:废约的尝试 | 第38-39页 |
三、全省铁路:初步的筹划 | 第39-41页 |
第四节 商办铁路运动中江浙绅商的利权意识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江浙绅商力量的凸现:废约运动——利权意识的勃发 | 第43-55页 |
第一节 官绅力量的协同:盛宣怀奉旨废约 | 第43-47页 |
一、官绅协同促成废约谕旨的颁布 | 第43-44页 |
二、官绅协同背景下盛宣怀的交涉 | 第44-47页 |
第二节 绅商力量的表达:废约呼声 | 第47-53页 |
一、绅商在浙江废约交涉中 | 第48-50页 |
二、绅商在北京废约交涉中 | 第50-53页 |
第三节 绅商力量在废约运动中凸现的若干表现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江浙绅商力量的提升:拒款运动——从利权意识到民主意识 | 第55-70页 |
第一节 绅商与拒款运动的发端 | 第55-61页 |
一、汪大燮受命办理路案 | 第55-58页 |
二、江浙绅商反对借款的动议 | 第58-61页 |
第二节 绅商与拒款运动的发展——绅商代表进京交涉 | 第61-68页 |
一、代表进京议起 | 第61-63页 |
二、绅商力量的提升:进京代表选举中的民主意识 | 第63-65页 |
三、拒款运动的结局 | 第65-68页 |
第三节 绅商从利权意识到民主意识的基本分析 | 第68-70页 |
结语 | 第70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5-86页 |
后记 | 第86-87页 |
详细摘要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