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天然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·黄酮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9-10页 |
·姜辣素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神秘果素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DPPH·法 | 第13页 |
·β-胡萝卜素-亚油酸乳化液氧化法 | 第13页 |
·表观羟基自由基清除法 | 第13-14页 |
·ABTS 法 | 第14页 |
·TBAS 法 | 第14页 |
·FRAP 法 | 第14页 |
·电化学方法在天然抗氧化剂领域的应用 | 第14-17页 |
·常用的电化学方法 | 第15页 |
·电化学检测和抗氧活性评价 | 第15页 |
·电化学方法探讨类黄酮的动力学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类黄酮的抗氧化性与DNA 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2 姜辣素抗氧化性实验研究 | 第18-42页 |
·姜辣素的提取 | 第18-20页 |
·实验原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18页 |
·提取、纯化流程 | 第18-19页 |
·提取液的定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姜辣素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| 第20-24页 |
·试剂及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姜辣素对DDPH?的清除力 | 第21-22页 |
·姜辣素对油脂的保护率 | 第22-24页 |
·姜辣素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| 第24-35页 |
·试剂、仪器及溶液配制 | 第24-25页 |
·电极的选择 | 第25-27页 |
·玻碳电极的处理 | 第27-28页 |
·扫描速度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姜辣素混合物中各物质电化学行为的确证 | 第28-31页 |
·姜辣素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pH 对姜辣素抗氧化性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温度对姜辣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姜辣素抗氧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仪器及试剂 | 第35-36页 |
·姜辣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标准品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分光光度法测定姜辣素含量 | 第38页 |
·电化学方法测定姜辣素含量 | 第38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3 神秘果的抗氧化特征探讨 | 第42-62页 |
·神秘果成分分析 | 第42-53页 |
·试剂及仪器 | 第42-43页 |
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灰分及酸碱度的测定 | 第44-47页 |
·酸度的测定 | 第47-50页 |
·水分含量的测定 | 第50页 |
·维生素C 的测定 | 第50-53页 |
·神秘果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| 第53-59页 |
·试剂及仪器 | 第53-54页 |
·神秘果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力 | 第54-56页 |
·神秘果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2页 |
·神秘果成分及特征指标 | 第59-60页 |
·神秘果的抗氧化能力 | 第60-62页 |
4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