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--基于研究范式的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0页
一、导论第10-20页
 (一) 研究的缘起第10-12页
 (二) 已有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1. 对教育研究范式分类的探讨第12页
  2. 对教育研究失范现象的关注第12-13页
  3. 教育研究方法失范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第13-14页
  4. 规范的教育研究策略的探讨第14页
 (三) 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4-18页
  1. 教育研究第14-16页
  2. 范式第16-18页
  3. 规范与失范第18页
 (四) 研究的方法及内容第18-20页
二、教育研究范式理论第20-32页
 (一) 教育研究范式分类的探讨第20-22页
 (二) 哲学思辨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分析第22-24页
  1. 哲学基础及发展过程第22-23页
  2. 活动方式及主要特点第23-24页
 (三) 定量主义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分析第24-27页
  1. 哲学基础及发展过程第24-25页
  2. 活动方式及主要特点第25-27页
 (四) 定性主义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分析第27-30页
  1. 哲学基础及发展过程第27-28页
  2. 活动方式及主要特点第28-30页
 (五) 教育研究三种范式之对照第30-32页
三、教育研究失范现象述要第32-46页
 (一) 教育研究范式意识的缺乏第32-36页
 (二) 哲学思辨教育研究范式中的失范现象分析第36-40页
  1. 哲学思辨研究占绝对优势,导致教育研究范式的单一第36-38页
  2. 哲学思辨研究中存在“假”问题第38-39页
  3. 研究者对哲学思辨研究范式运用不当第39-40页
 (三) 定量主义教育研究的失范现象分析第40-42页
  1. 定量主义教育研究的异化第40-41页
  2. 定量主义教育研究缺乏理论指导,导致出现“方法中心”现象第41页
  3. 研究者对定量主义研究范式运用不当第41-42页
 (四) 定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失范现象分析第42-46页
  1. 研究者将其混同于哲学思辨研究第42-43页
  2. 定性主义教育研究仅仅停留在操作的技术层面第43-44页
  3. 研究者对定性主义研究范式运用不当第44-46页
四、教育研究失范原因分析第46-50页
 (一) 研究者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导致教育研究失范的主要原因第46-47页
  1.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“失位认识”第46页
  2. 研究者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失范行为的过度膨胀第46-47页
  3. 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迷茫第47页
 (二) 客观因素是导致教育研究失范的重要原因第47-50页
五、教育研究规范的建设第50-55页
 (一) 教育研究范式的适用条件第50-51页
 (二) 当前教育研究规范化建设的策略第51-55页
  1. 哲学思辨研究要关注实践第51-52页
  2. 定量主义研究范式的原则第52-53页
  3. 定性主义研究范式的规范要求第53-55页
结语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侵权研究
下一篇:论地役权的物权地位--兼论役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地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