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地役权的物权地位--兼论役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地位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地役权在两大法系财产法中的地位差异 | 第9-16页 |
·大陆法系中的地役权 | 第9-13页 |
·地役权的起源 | 第9-10页 |
·地役权在大陆法系各国物权法中的地位 | 第10-13页 |
·英美法系中的地役权 | 第13-15页 |
·概念及其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地役权在英美财产法中的地位 | 第14-15页 |
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地役权对相邻关系的包容 | 第16-24页 |
·德国模式的理论缺陷 | 第16-19页 |
·法定地役权:对相邻关系的一个科学解说 | 第19-24页 |
·相邻关系与地役权同质性的历史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地役权制度模式对相邻关系的包容 | 第20-22页 |
·相邻关系与地役权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地役权在中国用益物权理论中的尴尬与出路 | 第24-37页 |
·地役权不符合中国用益物权理论 | 第24-29页 |
·概念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本质和功能的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比较法上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出路:用益物权的解构和占有权理论的确立 | 第29-37页 |
·用益物权的历史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用益物权理论在中国的破产 | 第32-35页 |
·占有权理论的确立和地役权的物权地位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地役权和役权 | 第37-50页 |
·建立中国役权制度的必要性 | 第37-39页 |
·地役权的适用范围 | 第39-43页 |
·地役权的主体 | 第39页 |
·地役权的客体 | 第39-42页 |
·地役权的内容 | 第42-43页 |
·人役权的取舍 | 第43-48页 |
·人役权的概念及其历史流变 | 第43-45页 |
·我国应该借鉴的人役权 | 第45-48页 |
·中国役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及其物权地位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