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体制论文

不同产权制度的企业剩余分配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引言第9-12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页
   ·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1-12页
第一章 企业剩余分配的决定因素——产权制度第12-21页
   ·企业剩余分配理论的相关文献回顾第12-15页
   ·什么是企业的剩余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合作剩余与净合作剩余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企业剩余的分配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·企业剩余分配的决定因素——企业产权制度第18-21页
第二章 资本管理型企业的剩余分配第21-27页
   ·资本管理型企业理论——资本雇佣劳动第21-23页
   ·古典企业第23-25页
   ·现代股份制企业第25-27页
第三章 劳动管理型企业的剩余分配第27-40页
   ·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——劳动雇佣资本第27-30页
   ·南斯拉夫“工人自治企业”的剩余分配第30-34页
     ·“工人自治企业的”的治理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·“工人自治企业的”的剩余分配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4页
   ·西班牙蒙特拉贡合作社第34-40页
     ·概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一种劳动管理型组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社员均衡持股和个人资本账户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工资和剩余分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评价第38-40页
第四章 分享型企业的剩余分配第40-46页
   ·分享制的形式第40-41页
   ·分享制的本质第41-43页
   ·分享制的主要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英国模式第43页
     ·美国模式第43页
     ·日本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·对分享制的评价第44-46页
第五章 总结和政策建议第46-51页
   ·企业剩余索取权归属的发展趋势第46页
   ·我国公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剩余分配现状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改革前公有制企业的剩余分配情况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改革后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剩余分配现状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普通劳动者应该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第48页
   ·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:普通劳动者的剩余索取权安排第48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附录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)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摇臂式履带行走机构仿真研究
下一篇:深海履带式钴结壳采矿车工作稳定性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