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1 导论 | 第7-17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相关理论依据 | 第9-13页 |
| 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| 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2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的意义 | 第17-30页 |
| ·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7-20页 |
| ·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衰退的原因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背景、特点与必要性分析 | 第22-30页 |
| 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背景 | 第22-26页 |
| 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|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——以南义镇为个案 | 第30-34页 |
| ·考察点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·南义镇基本情况分析 | 第31页 |
| ·南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模式 | 第31-34页 |
| ·筹资及补偿标准 | 第31-32页 |
| ·资金的管理 | 第32-33页 |
| ·监督管理机制 | 第33-34页 |
| 4 南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34-48页 |
| ·立法的滞后 | 第34-38页 |
| ·文件形式不正式,法律效力差,立法层次偏低 | 第34-35页 |
| ·法律空白带太多,立法系统不完备 | 第35-36页 |
| ·法律实施机制不完善 | 第36-38页 |
| ·政策的制约 | 第38-42页 |
| ·筹资标准过于具体化,不科学 | 第38-40页 |
| ·补偿机制不合理 | 第40-42页 |
| ·管理的缺陷 | 第42-48页 |
| ·政府的矛盾与问题 | 第42-45页 |
| ·医疗机构的问题 | 第45-48页 |
| 5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8-58页 |
| ·立法上的完善 | 第48-50页 |
| ·立法形式正式化,层次不断提高,构建法律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·把握立法规律,弥补法律空白,完善法律体系 | 第49-50页 |
| ·加强宣传力度,提高管理与监督能力,强化法律实施机制 | 第50页 |
| ·政策上的完善 | 第50-53页 |
| ·建立科学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| 第50-51页 |
| ·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,提高保障水平 | 第51-53页 |
| ·管理上的完善 | 第53-58页 |
| ·政府应稳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,加强宣传和引导 | 第53页 |
| ·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保障的投入 | 第53-54页 |
| ·政府加强组织和引导,完善和强化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| 第54-55页 |
| ·推行人才准入制度,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| 第55页 |
| ·加快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与调整,强化行业管理 | 第55-56页 |
| ·加强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工作,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| 第56-58页 |
| 6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