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二、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三、课题研究的现状 | 第8-16页 |
四、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五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目前我国中小学培育核心竞争力问题分析 | 第20-34页 |
一、我国中小学培育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| 第20-31页 |
(一)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展缓慢 | 第20-22页 |
(二)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、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| 第22-24页 |
(三) 学校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| 第24-26页 |
(四) 学习型学校尚未建立 | 第26-29页 |
(五) 教育模式僵化,学校建设趋同 | 第29-31页 |
二、中小学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误区 | 第31-34页 |
(一) 唯升学率论 | 第31-32页 |
(二) 唯人才论 | 第32-33页 |
(三) 模仿论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中小学缺乏核心竞争力原因探析 | 第34-43页 |
一、重要外因———传统学校制度的痼疾 | 第34-38页 |
(一) 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| 第34-35页 |
(二) 缺乏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 | 第35-36页 |
(三) 人事制度改革成效不显著 | 第36-37页 |
(四) 陈旧僵化的教师教育制度 | 第37-38页 |
二、深层次内因———学校文化底蕴的缺失 | 第38-39页 |
三、客观原因———优质人力资源的匮乏 | 第39-41页 |
四、主观原因———学校发展规划的空白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实施战略规划,培育中小学核心竞争力 | 第43-61页 |
一、案例研究——“伊顿公学”和“洋思奇迹” | 第43-46页 |
(一) 伊顿公学 | 第43-45页 |
(二) 洋思奇迹 | 第45-46页 |
二、中小学培育核心竞争力战略举措 | 第46-61页 |
(一) 培育健康积极的学校文化,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| 第47-49页 |
(二) 进行制度创新,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| 第49-52页 |
(三) 以教育质量为核心,追求卓越一流 | 第52-55页 |
(四) 促进教师专业化,创建学习型组织 | 第55-57页 |
(五) 变革领导范式,促进校长专业化 | 第57-59页 |
(六) 实施品牌战略,提升中小学竞争力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后记 | 第67-6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9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