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序言 | 第11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20页 |
·物理"学困生"普遍存在 | 第11-12页 |
·物理教学方式单一导致"学困生"的产生 | 第12-15页 |
·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导致"学困生"的产生 | 第15-18页 |
·学生普遍认可利用身边材料做物理实验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·有利于一般高中改进物理教学 | 第20-21页 |
·有利于促进物理"学困生"的转化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22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22-23页 |
2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| 第23-30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23-27页 |
·"学困生"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·物理"学困生"的界定 | 第25页 |
·"非常规"物理实验概念的界定 | 第25-27页 |
·关于物理"学困生"的研究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国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| 第28-30页 |
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30-39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30-33页 |
·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| 第30-31页 |
·学习的含义 | 第31-32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| 第33-36页 |
·情境认知 | 第34-35页 |
·情境学习 | 第35页 |
·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35-36页 |
·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| 第36页 |
·依据理论对物理"学困生"成因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物理知识负迁移造成的学习困难 | 第36-37页 |
·相近概念混淆造成的学习困难 | 第37-38页 |
·理想物理模型造成的学习困难 | 第38-39页 |
4 "非常规"物理实验促进物理"学困生"学习的原则、案例 | 第39-47页 |
·"非常规"物理实验促进物理"学困生"学习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联系生活原则 | 第39页 |
·激发兴趣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做中学原则 | 第40页 |
·定性感受原则 | 第40页 |
·定性、定量结合原则 | 第40页 |
·"非常规"物理实验促进物理"学困生"学习的教学案例 | 第40-47页 |
·有助于激发物理"学困生"学习兴趣的教学案例 | 第41-42页 |
·有利于物理"学困生"动手探究的教学案例 | 第42-44页 |
·帮助物理"学困生"理解疑难知识点的教学案例 | 第44-47页 |
5 "非常规"物理实验促进物理"学困生"学习的实践研究 | 第47-54页 |
·实践研究方案 | 第47-48页 |
·实践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| 第47页 |
·实践研究的对象和时间 | 第47-48页 |
·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 | 第48页 |
·实践研究的程序 | 第48页 |
·实践研究假设 | 第48-49页 |
·实践研究效果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卷面成绩分析及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问卷调查分析及结论 | 第50-52页 |
·有助于物理"学困生"理解物理知识,增加物理学习信心 | 第50-51页 |
·有利于物理"学困生"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| 第51页 |
·有助于培养物理"学困生"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| 第51-5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2页 |
·实践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| 第52-54页 |
6 结束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
附录1:"高一物理实验教学现状"调查问卷(前测) | 第56-58页 |
附录2:学生调查问卷(后测) | 第58-59页 |
附录3: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| 第59-60页 |
附录4:第一次月考和期末考试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统计 | 第60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