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目錄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緒論 | 第8-12页 |
第一節 王筠生平及著述简介 | 第8-9页 |
第二節 王筠主要文字學著作及《釋例》研究現狀 | 第9-10页 |
第三節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、步驟、方法和範圍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王筠漢字學基本思想、基本理論體系 | 第12-44页 |
第一節 學術背景 | 第12-20页 |
第二節 《釋例》著述目的——整理和建構漢字學理論 | 第20-22页 |
第三節 王筠六書理論及漢字學基本思想 | 第22-44页 |
第三章 王筠漢字取象思想 | 第44-85页 |
第一節 關於“取象” | 第44-52页 |
第二節 取象的方法 | 第52-73页 |
第三節 取象的特點 | 第73-78页 |
第四節 取象的作用及局限 | 第78-85页 |
第四章 王筠形聲字思想 | 第85-108页 |
第一節 “形聲字上古即有之” | 第86-90页 |
第二節 “分別文”、“累增字”與形聲字 | 第90-97页 |
第三節 形聲字概念與形聲會意之相兼 | 第97-108页 |
第五章 王筠漢字發展思想 | 第108-140页 |
第一節 漢民族的文化心理與漢語、漢字的關係 | 第108-123页 |
第二節 考察漢字取象是貫通古今的 | 第123-129页 |
第三節 “古文無反正”的現象發展為小篆的“反正有別” | 第129-131页 |
第四節 漢字演變中有“上下合體省變”(兼及變體、變文、異文) | 第131-138页 |
第五節 漢字字形的演變歷時相承 | 第138-140页 |
第六章 王筠古文字研究的成就 | 第140-169页 |
第一節 證明 | 第141-146页 |
第二節 訂訛 | 第146-148页 |
第三節 補充 | 第148-150页 |
第四節 駁正各家之誤 | 第150-169页 |
主要參考文獻 | 第169-177页 |
後記 | 第177-1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