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现代汉语三字新词语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一、 选题的缘起 | 第7页 |
二、 研究的对象、范围和数据统计 | 第7-9页 |
(一)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| 第7-8页 |
(二) 三字词语的界定 | 第8-9页 |
(三) 数据统计 | 第9页 |
三、 相关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一) 近现代新词、外来词研究 | 第9-10页 |
(二) 三字词语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四、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近现代三字新词语的结构类型 | 第13-27页 |
一、 语素构成 | 第13-15页 |
(一)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三字词语 | 第13-14页 |
(二)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三字词语 | 第14页 |
(三) 由三个语素构成的三字词语 | 第14-15页 |
二、 韵律结构 | 第15页 |
(一) [1+2]式 | 第15页 |
(二) [2+1]式 | 第15页 |
(三) [1+1+1]式 | 第15页 |
三、 语法结构 | 第15-23页 |
(一) 单纯式三字词语 | 第15-16页 |
(二) 合成式三字词语 | 第16-23页 |
四、 近现代三字新词语结构类型历时对比研究 | 第23-27页 |
(一) 语法结构的历时对比分析 | 第23-24页 |
(二) 韵律结构的历时对比分析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近现代汉语三字新词语的构成研究 | 第27-33页 |
一、 新词语的生成 | 第27-31页 |
(一) 社会存在在词汇生成中的作用 | 第27-29页 |
(二) 主体的创造在词汇生成中的作用 | 第29-30页 |
(三) 语言世界的机制对词汇生成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二、 外来词的译介方法 | 第31-33页 |
(一) 音译法 | 第31页 |
(二) 意译法 | 第31-32页 |
(三) 半音译半意译法 | 第32页 |
(四) 音译兼意译法 | 第32页 |
(五) 音译+类别语素法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存亡启示 | 第33-35页 |
一、 音译词中符合大众习惯的优于其他 | 第33页 |
二、 意译词中表意准确的优于表意模糊的 | 第33页 |
三、 能产性强的词素其构词生命力也强 | 第33页 |
四、 外来词译介的总趋势是从音译向意译过渡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附录:三字词语语料表 | 第37-42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