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20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企业生态绩效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企业集群生态绩效的概念辨析及分析框架 | 第20-36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的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企业生态绩效内涵的文献回顾 | 第20-21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内涵的界定 | 第21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9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循环经济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5-27页 |
·产业生态学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分析框架的构建 | 第29-36页 |
·企业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 | 第29页 |
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 | 第29-32页 |
·基于DPSIR模型的企业集群生态绩效三维分析框架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6-44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7-44页 |
·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指标的解释及具体的计算方法 | 第38-44页 |
第四章 企业集群生态绩效的评价过程 | 第44-55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设置 | 第44-52页 |
·层次分析法(AHP)的权重计算 | 第44-49页 |
·应用熵技术修正指标权重的过程 | 第49-52页 |
·评价模型与方法的解释 | 第52-55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·评价指标原始值的确定 | 第53页 |
·指标原始值的无量纲化 | 第53-54页 |
·生态绩效综合评分的确定与评判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实证研究:广西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的案例 | 第55-68页 |
·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概况 | 第55-56页 |
·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 | 第56-64页 |
·调研对象的总体、样本和数据来源 | 第56页 |
·再生纸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的计算过程 | 第56-64页 |
·再生纸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结果的说明 | 第64-66页 |
·对策建议 | 第66-68页 |
结束语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与主要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