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引论 | 第8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| 第8-9页 |
·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可能性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0-15页 |
·国内有关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有关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局限及动向 | 第14-1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 | 第15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5页 |
·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·中国传统的慎思学习理论 | 第17页 |
·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页 |
·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8页 |
·数学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| 第20-23页 |
·数学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数学问题的分类 | 第21-23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| 第23-26页 |
·问题意识 | 第23-25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| 第25-26页 |
·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| 第26-28页 |
·教学策略 | 第26-27页 |
·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分析 | 第28-39页 |
·调查目的 | 第28页 |
·现状调查 | 第28-35页 |
·问卷调查 | 第28-33页 |
·访谈 | 第33-35页 |
·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外显性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内隐性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特点 | 第39-45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本体特点 | 第39-41页 |
·外显性数学问题意识 | 第40页 |
·内隐性数学问题意识 | 第40-41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学段特点 | 第41-45页 |
·1-2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特点 | 第43页 |
·3-4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特点 | 第43-44页 |
·5-6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特点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机制 | 第45-48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 | 第45-46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条件 | 第46-48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内部条件 | 第46页 |
·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外部条件 | 第46-48页 |
第七章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| 第48-54页 |
·培养小学生外显性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| 第48-50页 |
·使小学生明确“提出问题”的意义 | 第48页 |
·根据小学生特点、数学学科特点和数学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| 第48-49页 |
·教师启发提问,留给小学生“空白”时间 | 第49页 |
·教给小学生提问的技巧,引导表述问题的规范性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数学问题档案袋,成立解题小组 | 第50页 |
·培养小学生内隐性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| 第50-54页 |
·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| 第50-51页 |
·增强数学学习兴趣,维护好奇心,培养怀疑精神 | 第51-52页 |
·夯实数学基础,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| 第52页 |
·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| 第52-53页 |
·辨证运用思维定势 | 第53-54页 |
第八章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 | 第54-56页 |
·交叉使用原则 | 第54页 |
·鼓励性原则 | 第54页 |
·循序渐进原则 | 第54页 |
·因材施教原则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0页 |
附录1 学生问题意识调查问卷 | 第58-59页 |
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9-60页 |
后记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