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目标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结构图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| 第22-42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含义和特征 | 第22-24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含义 | 第22-23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| 第24-28页 |
·技术因素 | 第24-26页 |
·市场因素 | 第26页 |
·企业因素 | 第26-28页 |
·环境因素 | 第28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识别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28-34页 |
·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28-33页 |
·调查程序 | 第33-34页 |
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4-41页 |
·问卷回收及处理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技术因素识别 | 第36-37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市场因素识别 | 第37-39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企业因素识别 | 第39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的环境因素识别 | 第39-41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识别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新兴技术商业化的选择方法 | 第42-51页 |
·新兴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与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| 第43页 |
·指标体系的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新兴技术商业化选择指标与新产品开发评价指标的异同 | 第44-45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| 第45-48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描述 | 第45-46页 |
·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原因 | 第46页 |
·评价步骤 | 第46-48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48-50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描述 | 第48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| 第48-50页 |
·新兴技术选择的方法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新兴技术选择的实证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| 第51页 |
·初步确定选择评价对象 | 第51-52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·新兴技术的综合评价 | 第53-55页 |
·新兴技术选择的对策建议 | 第55-57页 |
·严格考察备选新兴技术,提高质量 | 第55页 |
·注重市场的导向和驱动 | 第55页 |
·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相关条件 | 第55-56页 |
·关注政府导向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) | 第63-64页 |
附录B 关于“新兴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”调查问卷 | 第64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