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研究--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高职 | 第10页 |
·能力的内涵 | 第10页 |
·职业能力的内涵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 | 第13-16页 |
·德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 | 第13-14页 |
·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 | 第13页 |
·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| 第13页 |
·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 | 第13-14页 |
·日本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 | 第14页 |
·严格师资来源 | 第14页 |
·有侧重的培养教师 | 第14页 |
·澳大利亚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 | 第14-16页 |
·严格的准入制度 | 第14-15页 |
·规范的培养方式 | 第15页 |
·科学的管理机制 | 第15页 |
·完善的培训机制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6-25页 |
·样本背景介绍 | 第16-23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| 第18页 |
·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高职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·职教理念认识不到位 | 第23页 |
·知识结构有待改善 | 第23页 |
·实践创新能力欠缺 | 第23-24页 |
·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| 第24页 |
·服务社会意识欠缺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构建 | 第25-37页 |
·“一体两翼,三向培养”模式的培养目标 | 第25-27页 |
·目标定位 | 第25页 |
·“一体两翼,三向培养”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·“一体两翼,三向培养”的关键点 | 第26-27页 |
·“一体两翼,三向培养”模式的实施主体 | 第27-28页 |
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| 第27页 |
·行业企业 | 第27页 |
·青年教师 | 第27-28页 |
·“一体两翼,三向培养”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| 第28-37页 |
·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| 第28-33页 |
·开展三段式培养 | 第28-30页 |
·实行“课、岗、证”三融通式培养 | 第30-32页 |
·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| 第32-33页 |
·校企合作培养双师 | 第33-34页 |
·青年教师自我培养 | 第34-37页 |
第五章 高职青年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体系 | 第37-40页 |
·建立健全高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| 第37页 |
·完善职称评定政策 | 第37-38页 |
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| 第38页 |
·建立高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