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DAMS的发动机橡胶悬置的分析与优化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课题来源与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9-11页 |
1.2.1 悬置系统研究的发展历史 | 第9-10页 |
1.2.2 悬置系统优化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悬置元件的分类 | 第11-15页 |
1.3.1 橡胶悬置元件 | 第11-13页 |
1.3.2 液压悬置元件 | 第13-15页 |
1.4 橡胶悬置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 | 第15-17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发动机的振动特性及橡胶悬置系统的隔振机理 | 第19-31页 |
2.1 橡胶悬置元件典型的布置方式 | 第19-23页 |
2.1.1 悬置点布置的常见方式 | 第19-20页 |
2.1.2 悬置元件布置的常见方式 | 第20-23页 |
2.2 发动机橡胶悬置的配置形式 | 第23-25页 |
2.3 发动机典型的激励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.1 发动机作振源的计算方法 | 第25页 |
2.3.2 发动机的激励力幅值的计算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4 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 | 第26-30页 |
2.4.1 直列六缸发动机的激励力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.2 隔离地面激励力的振动 | 第27-30页 |
2.5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的建模和分析 | 第31-44页 |
3.1 橡胶悬置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7页 |
3.1.1 悬置运动微分方程 | 第31-33页 |
3.1.2 橡胶悬置动能 | 第33-34页 |
3.1.3 悬置系统的弹性势能 | 第34-37页 |
3.1.4 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的计算 | 第37页 |
3.2 橡胶悬置的数值仿真 | 第37-43页 |
3.2.1 模型的参数 | 第37-39页 |
3.2.2 悬置仿真模型 | 第39-41页 |
3.2.3 固有频率和能量分布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.4 悬置垂向受力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 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的优化分析 | 第44-60页 |
4.1 系统解耦理论 | 第44-45页 |
4.1.1 弹性中心法 | 第44-45页 |
4.1.2 刚度矩阵法 | 第45页 |
4.1.3 能量解耦法 | 第45页 |
4.2 悬置系统优化理论 | 第45-50页 |
4.2.1 优化目标 | 第46-47页 |
4.2.2 约束条件 | 第47页 |
4.2.3 设计变量 | 第47页 |
4.2.4 试验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5 灵敏度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| 第50-57页 |
4.3.1 优化前后固有频率及能量对比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2 位移响应对比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3 优化前后隔振率对比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.4 频域响应对比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3.5 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6 稳健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4 悬置元件结构优化 | 第57-59页 |
4.5 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0页 |
5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