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研究

摘要第12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1 前言第15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文献评述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24-26页
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6-3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应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乳制品供应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息共享第27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供应链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息共享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耦合理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公共产品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3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现状第33-47页
    3.1 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现状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原料奶价格和单产水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乳制品加工企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乳制品销售收入和利润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乳制品人均液态奶消费和乳制品进口第36-37页
    3.2 基于信息共享的乳制品供应链发展问题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问卷设计和收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3.3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流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流的内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耦合特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乳品供应链信息流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的区别第41-42页
    3.4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主要内容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原料乳供应环节信息共享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乳品加工环节信息共享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乳制品销售环节信息共享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乳制品消费环节信息共享第43页
    3.5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一般直链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跨级直链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协同决策供应链共享模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三种信息共享模式的比较第45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第47-62页
    4.1 理论与方法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传统的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耦合关系的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理论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4.2 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的构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息共享耦合度的概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息共享耦合度函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协调度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第51页
    4.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熵值法理论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熵值法确定权重步骤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模型测算步骤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54-57页
    4.5 模型结果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实证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结果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5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的影响因素第62-68页
    5.1 原料乳供应环节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奶牛养殖业信息化建设第62-63页
    5.2 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乳企与奶牛养殖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乳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乳企信息共享成本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企业文化的交流第64页
    5.3 乳制品销售环节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销售商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性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分销和物流渠道管理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度第65-66页
    5.4 乳制品消费环节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乳制品消费需求意识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乳制品消费者信心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第6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6 促进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第68-75页
    6.1 政府层面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建立奶牛养殖户信息培训基地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完善奶牛养殖业信息网络建设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建立健全乳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第69页
    6.2 企业层面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建立乳制品信息追溯体系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加强乳制品物流信息化标准建设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开展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建立战略伙伴联盟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加强企业间信任关系第71页
    6.3 奶业协会层面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扩大对乳企和养殖场的信息监测范围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扩宽信息收集渠道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打造信息监管监测一体化数据平台第72-73页
    6.4 消费者层面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媒体加强乳制品信息公开力度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加强学生奶计划的推进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积极开展消费者参观企业的活动第74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7 结论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附录第82-8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K售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
下一篇:雁窝岛白酒品牌传播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