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课堂互助式学习教学策略研究--以石家庄四十二中直升班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7页 |
一、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| 第8-12页 |
(一) 选题价值 | 第8-9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9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三、研究内容、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互助式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基础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背景 | 第17-20页 |
一、互助式学习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互助式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背景 | 第18-19页 |
三、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互助式学习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互助式学习教学的特点 | 第20-23页 |
一、互助中要强调帮助者与受助者身份互换 | 第20-21页 |
二、互助中身份互换带来的问题和机遇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直升班互助式学习教学的应用分析 | 第23-29页 |
第一节 设置互助式学习教学的原则 | 第24-27页 |
一、学科思维优等生带后进生原则 | 第24-25页 |
二、专题突出原则 | 第25-26页 |
三、教师指导原则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互助式学习的优势 | 第27-29页 |
一、提升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| 第27页 |
二、加速师生深入了解,提升交往能力 | 第27-28页 |
三、促进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的培养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互助式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| 第29-43页 |
第一节 分层互助教学模式 | 第29-32页 |
一、分层互助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前提 | 第29页 |
二、分层互助教学策略实施举例 | 第29-32页 |
第二节 问题讨论式互助式学习教学模式 | 第32-34页 |
一、问题讨论式互助模式的特点与实施前提 | 第32-33页 |
二、问题讨论式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实施举例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任务驱动下的互助式学习教学模式 | 第34-39页 |
一、任务驱动式互助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前提 | 第34-36页 |
二、任务驱动型互助式学习课例评析 | 第36-39页 |
第四节 互助式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反思 | 第39-43页 |
一、学生成长层面 | 第39-40页 |
二、教师教学相长层面 | 第40-41页 |
三、研究设想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