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--以B市Z中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与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页
    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文献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已有研究的评述第14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概念界定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第四节 调查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问卷调查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非结构式访谈第17-19页
第二章 B市Z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19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Z中学背景介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本概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特点第19页
    第二节 偏差行为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逃学行为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吸烟行为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网瘾行为现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校园欺凌行为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偏差行为成因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人因素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庭因素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学校因素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朋辈因素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第四节 介入可行性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已具备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解决措施第26页
    第五节 偏差行为介入途径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途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第六节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体系构建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培养自信心,提升自我效能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化家庭教育方式,促进有效沟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强化学校素质教育,开设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,关注青少年现实需求第30-31页
第三章 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介入的个案工作过程第31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个案案主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案主基本情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案主具体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总体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案主问题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案主需求评估与介入途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个案工作的实施过程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接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结案与评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跟进与回访第41-42页
    第四节 总结与检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介入成效总结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经验总结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不足之处第43-44页
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第44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成效总结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B市Z中学偏差行为总体现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工作介入成效第44页
    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反思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偏差行为形成过程角度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偏差行为成因角度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个案工作实践角度第45页
    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优势与不足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优势之处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不足之处第45-46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特色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之处第46页
    第五节 研究局限与不足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附件第49-51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卷第49-50页
    第二节 非结构式访谈提纲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部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师部分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个人简历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--以山东省D村为例
下一篇:基于两类Bootstrap方法的长记忆过程变点检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