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1.1 社会善念 | 第12-16页 |
1.1.1 社会善念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1.2 社会善念研究范式 | 第14页 |
1.1.3 社会善念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 合作 | 第16-18页 |
1.2.1 合作的定义 | 第16页 |
1.2.2 合作的相关研究 | 第16页 |
1.2.3 合作研究范式 | 第16-17页 |
1.2.4 合作/竞争对社会善念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3 藏文化中的社会善念及其相关研究 | 第18-23页 |
1.3.1 藏族文化与社会善念 | 第18-19页 |
1.3.2 藏文化与汉文化中社会善念的异同 | 第19-20页 |
1.3.3 社会善念的相关影响因素 | 第20-23页 |
1.3.3.1 汉语熟练度与民族认同 | 第20-21页 |
1.3.3.2 民族刻板印象 | 第21-23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23-24页 |
3 实验研究 | 第24-33页 |
3.1 实验 1:藏族学生的社会善念与合作水平关系初探 | 第24-28页 |
3.1.1 实验目的 | 第24页 |
3.1.2 研究假设 | 第24页 |
3.1.3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1.3.1 被试 | 第24页 |
3.1.3.2 实验设计 | 第24页 |
3.1.3.3 实验程序 | 第24-26页 |
3.1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5 讨论 | 第27-28页 |
3.2 实验 2:不同水平社会善念下藏族学生的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8-33页 |
3.2.1 实验目的 | 第28页 |
3.2.2 实验假设 | 第28页 |
3.2.3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2.3.1 被试 | 第28页 |
3.2.3.2 实验设计 | 第28页 |
3.2.3.3 实验程序 | 第28-29页 |
3.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.5 讨论 | 第31-33页 |
4 综合讨论 | 第33-39页 |
4.1 藏族学生的社会善念及其合作行为 | 第33-34页 |
4.2 藏族学生的社会善念及其社会善念感知 | 第34-35页 |
4.3 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社会善念及其感知的异同 | 第35页 |
4.4 影响藏族学生社会善念及其感知的因素 | 第35-39页 |
4.4.1 合作对象的民族异同对社会善念及其感知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4.4.2 汉语熟练程度对社会善念及其感知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5 不足与展望 | 第39-40页 |
5.1 不足 | 第39页 |
5.2 展望 | 第39-40页 |
6 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