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1.5 国内外相关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5.1 国外相关绩效管理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5.2 国内相关绩效管理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第二章 绩效管理概述 | 第17-27页 |
2.1 绩效管理的概念 | 第17-22页 |
2.1.1 绩效管理的含义 | 第17页 |
2.1.2 绩效管理系统 | 第17-18页 |
2.1.3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| 第18-19页 |
2.1.4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| 第19-21页 |
2.1.5 当前绩效管理存在的一般弊端 | 第21-22页 |
2.2 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2.3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定位 | 第23-24页 |
2.3.1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定位 | 第23页 |
2.3.2 绩效管理与工作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3 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 | 第24页 |
2.3.4 绩效管理与人员招聘选拔 | 第24页 |
2.3.5 绩效管理与培训开发 | 第24页 |
2.4 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7页 |
2.4.1 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素 | 第24-25页 |
2.4.2 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绩效管理模式 | 第27-29页 |
3.1.1 绩效管理模式 | 第27-28页 |
3.1.2 传统绩效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我国绩效管理模式的演变 | 第29-30页 |
3.3 绩效管理模式的运作 | 第30-37页 |
3.3.1 现行绩效管理的一般模式 | 第30-31页 |
3.3.2 绩效管理模式的运作 | 第31-35页 |
3.3.3 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长庆油田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模式 | 第37-55页 |
4.1 长庆油田简况 | 第37-39页 |
4.1.1 长庆油田简况 | 第37页 |
4.1.2 长庆油田用工情况 | 第37-38页 |
4.1.3 长庆油田管理人员情况 | 第38-39页 |
4.2 长庆油田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评价 | 第39-41页 |
4.2.1 长庆油田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| 第39-40页 |
4.2.2 长庆油田绩效考核体系现状评价 | 第40-41页 |
4.3 建立新的绩效管理模式的条件 | 第41-43页 |
4.3.1 建立长庆油田绩效管理模式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3.2 建立长庆油田绩效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| 第42页 |
4.3.3 建立长庆油田绩效管理模式应当注意的事项 | 第42-43页 |
4.4 长庆油田管理人员新的绩效管理模式 | 第43-55页 |
4.4.1 长庆油田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定性考核 | 第43-45页 |
4.4.2 长庆油田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定量考核 | 第45-46页 |
4.4.3 长庆油田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综合评价 | 第46页 |
4.4.4 长庆油田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 | 第46-47页 |
4.4.5 基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办法 | 第47-55页 |
第五章 绩效管理模式在采油厂的应用 | 第55-61页 |
5.1 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 | 第55-59页 |
5.2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采油厂应用所取得的效果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本文结论 | 第61页 |
6.2 本文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