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1.3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7-19页 |
1.3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的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9-24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9页 |
2.1.1 政府干预理论 | 第19页 |
2.1.2 创新理论 | 第19页 |
2.2 文献综述 | 第19-24页 |
2.2.1 微观视角下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2.2 宏观视角下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2.3 文献述评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国家高新区发展概况 | 第24-29页 |
3.1 特征与运行机制 | 第24-25页 |
3.1.1 内涵与特征 | 第24页 |
3.1.2 运行机制 | 第24-25页 |
3.2 历史演进回顾 | 第25-26页 |
3.3 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6-29页 |
第四章 微观视角下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分析 | 第29-42页 |
4.1 数据、方法以及变量选取 | 第29-32页 |
4.1.1 数据 | 第29页 |
4.1.2 基本方法介绍 | 第29-30页 |
4.1.3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| 第30-32页 |
4.2 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2.1 基本结果 | 第32-35页 |
4.2.2 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3 稳健性检验 | 第36-37页 |
4.3 进一步讨论 | 第37-40页 |
4.3.1 入驻高新区对不同企业的异质性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3.2 企业入驻不同级别的高新区的异质性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4 机理分析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宏观视角下国家级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效应分析 | 第42-53页 |
5.1 模型方法和数据 | 第42-44页 |
5.1.1 估计方法介绍 | 第42-43页 |
5.1.2 数据、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| 第43-44页 |
5.2 实证分析 | 第44-47页 |
5.2.1 国家级高新区政策与地区创新:基本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2.2 稳健性检验 | 第46-47页 |
5.3 进一步讨论 | 第47-51页 |
5.3.1 国家级高新区政策对于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创新绩效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5.3.2 国家级高新区政策对于不同区域的城市的创新绩效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5.4 机理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54-55页 |
6.3 未来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