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3-15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基础理论 | 第17-27页 |
2.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1.1 城市轨道交通 | 第17-18页 |
2.1.2 常规公交 | 第18页 |
2.2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特性对比及功能定位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2.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特性对比 | 第18-20页 |
2.2.2 功能定位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内涵及特性 | 第21-23页 |
2.3.1 协调的内涵 | 第21-23页 |
2.3.2 协调的特性 | 第23页 |
2.4 出行选择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4.1 客流规律 | 第23-25页 |
2.4.2 出行选择影响因素 | 第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分析 | 第27-45页 |
3.1 协调的影响因素 | 第27-28页 |
3.1.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1.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页 |
3.2 站点协调 | 第28-32页 |
3.2.1 换乘枢纽 | 第28-31页 |
3.2.2 站点选址布局 | 第31-32页 |
3.3 线网协调 | 第32-38页 |
3.3.1 轨道交通吸引范围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.2 线网协调优化目标与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3.3 线网协调流程与线路调整方法 | 第35-38页 |
3.4 运营协调 | 第38-44页 |
3.4.1 运营协调原则 | 第38页 |
3.4.2 运营协调的原理与方法 | 第38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线路协调 | 第45-59页 |
4.1 接运公交网络优化问题 | 第45-47页 |
4.2 接运公交站点选取 | 第47-49页 |
4.2.1 接运站点选取模型 | 第47-48页 |
4.2.2 接运公交首末站点选取 | 第48-49页 |
4.3 优化模型建立 | 第49-52页 |
4.3.1 模型假设 | 第49页 |
4.3.2 基本符号定义 | 第49-50页 |
4.3.3 模型构建 | 第50页 |
4.3.4 约束条件 | 第50-52页 |
4.4 模型算法求解 | 第52-58页 |
4.4.1 算法选择 | 第52-55页 |
4.4.2 基于遗传算法的FBNDP求解 | 第55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实例分析 | 第59-67页 |
5.1 西安市轨道、公交概述 | 第59-62页 |
5.1.1 西安市轨道交通简介 | 第59-61页 |
5.1.2 西安市公交现状 | 第61-62页 |
5.2 研究区域交通调整 | 第62-63页 |
5.3 基于优化模型的接运公交 | 第63-6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论文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