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6 研究创新 | 第14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4页 |
2.1 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2 信息技术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3 信息技术投资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 | 第18页 |
2.4 信息技术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5 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2.6 文献评述 | 第22-24页 |
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4-34页 |
3.1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投资 | 第24-25页 |
3.2 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| 第25-30页 |
3.2.1 生产率的概念 | 第25页 |
3.2.2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测算方法 | 第25-30页 |
3.3 信息技术投资对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3页 |
3.3.1 资源基础理论 | 第31页 |
3.3.2 互补理论 | 第31-32页 |
3.3.3 知识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| 第34-40页 |
4.1 索洛余值法 | 第34-36页 |
4.2 DEA-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| 第36-3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5 信息技术投资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生产率改善的实证研究 | 第40-59页 |
5.1 研究假设 | 第40-41页 |
5.2 变量设计 | 第41-43页 |
5.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43-44页 |
5.4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4页 |
5.5 实证模型 | 第44-45页 |
5.6 实证分析与讨论 | 第45-58页 |
5.6.1 Pearson相关性检验 | 第45-46页 |
5.6.2 信息技术投资、信息技术硬件投资与信息技术软件投资 | 第46-50页 |
5.6.3 整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 | 第50-53页 |
5.6.4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 | 第53-5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9-6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对策建议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附录 | 第66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| 第66页 |